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房會發律師信 促廣田新業主停收管理費 友文向非牟利機構提新租約 年期不一
領展部分停車場月租全改浮動位 最多加租一成
學者指領展「計到盡」 車主憂難覓泊位
報道指李波再返港 自拍稱「自由自在」
陳章明﹕反歧視立法「最不可取」 誤指現有法例可保障性小眾 議員批無知不適任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按入息中位數封頂 機制從未啟動

【明報專訊】港鐵與政府上次於2013年首次檢討票價可加可減機制,除增設「分享利潤機制」,並引入「封頂」機制,以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按年變動作為加價上限。不過封頂機制運作以來,連同今年共4年均未能啟動。

根據可加可減機制下的封頂機制,每年港鐵的加幅,不得高於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按年變動,但封頂機制連同今次,過去4年從未啟動。以2015年為例,當時按年的家庭月入中位數變動是上升6.67%,但按可加可減機制運算結果是4.3%,毋須啟動封頂機制。至於今年,按年的家庭月入中位數變幅為3.3%,但按可加可減機制的運算結果為2.7%,毋須封頂。

范國威批未全面反映港鐵盈利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批評當年政府引入封頂機制意義不大,「經過4年運作都無用」,他稱目前機制最大缺陷是採用的兩個參數,即通脹率及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的按年變動,未能全面反映港鐵每年盈利,特別是沒有計算港鐵因經營鐵路業務衍生的上蓋物業收益,導致港鐵每年賺取過百億元仍可按機制加價。他促請政府今次檢討時,必須將港鐵物業收益計入機制,並且收緊港鐵的故障罰則,在完成機制檢討前港鐵不應加價。

 
 
今日相關新聞
港鐵連續7年加價 加幅2.7% 去年盈利130億 新票價6月生效
按入息中位數封頂 機制從未啟動
田北辰倡現金回饋代「第二程九折」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