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任學民思潮成員及中大學生會會長的張秀賢,人前硬朗,卻曾因學民思潮事務太多加上朋友離世,壓力「爆煲」患上抑鬱。他曾掩飾病情,萌生死念,終在「頂唔順」時向精神科醫生求診,靠意志穩定情緒,服藥年半後走出陰霾。他說,對抗情緒病,要學懂與病魔相處。 朋友離世 學民會務壓力 張秀賢接受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實習刊物《大學線》訪問時,透露自己曾因抑鬱,短時間內體重暴跌近10公斤。他接受本報查詢時稱,2013年因相繼有朋友離世,非常傷心,觸發他處理學民事務累積下來的壓力,「躲在一邊發自己脾氣,在家擲東西,在其他人面前就扮沒事」,最糟糕是情緒大起大落,「起時通宵寫萬幾字,落時一塊餅都吃不下,情緒轉變得很快,突然很多事想做,突然覺得全都做不到」。 不想家人傷心棄死念 張秀賢曾向朋友傾訴,但找不到好的聆聽者,「一是叫我『睇開灠捸z,一是說『唔好咁啦,我都試過啦』。我當時是需要別人聽我說」。他曾萌生死念,但「計數」後覺得仍有很多事未做、不想家人傷心,沒付諸行動。 受困擾個多月後張秀賢終「頂唔順」,向私家精神科醫生求診,他稱:「不想找校內輔導員,因為不想說這麼多自己的事。」他確診患焦慮及抑鬱,且情G頗嚴重,後來傳媒報道他有情緒病,中大主動聯絡他,轉介往公立醫院精神科。治療過程中,他獲處方血清素調節情緒,醫生也教他要與病共處,保持情緒平穩,這要靠意志力,「很多文章想寫時,都要叫自己去睡覺,沒胃口時怎都要吃一點」,他亦透過閱讀和散步放鬆,病情終好轉,其後參選中大學生會會長,服藥年半後亦可停藥。他說現已康復八九成,但仍要自行控制情緒起落,避免復發。 聽朋友傾訴「不要搶茧僩N見」 昔日張秀賢怕跟別人談病情,「真是會覺得你黐線」,如今則視之為成長經歷,「不覺得可恥」,也希望藉分享經歷助其他人走出困局。他建議勿輕視情緒病,也勿太擔心,應向醫生或輔導人員求助。朋友情緒差時,他還會默默做聆聽者,原則是「不要搶蚖﹛A不要立刻給予意見」。 盼中大找出學生自殺原因 眼見中大發生多宗學生自殺個案,張秀賢希望校方找出原因,如是否與校內競爭氣氛激烈有關,「交流、實習、獎學金,全都講GPA(成績)」。現時就讀四年級的他,未想到將來路向,但不會從政,「想休息」。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