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寨卡病首奪命
病者兼患神秘免疫系統失調症 往常療法失效
肆虐拉美的寨卡病毒除了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症」,專家亦發現在疫區罕見的「格林—巴利綜合症」倍增,懷疑是寨卡引致。「格林—巴利綜合症」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病,會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癱瘓,以往多不致命,不過哥倫比亞證實3名寨卡患者因此症而死,而且傳統療法無效,專家表示憂慮。另外,西班牙一名曾赴哥倫比亞的孕婦染上寨卡,是歐洲孕婦首例。聯合國人權機構昨日呼籲出現疫情的國家為女性避孕與墮胎開綠燈。
聯國籲疫國容女性墮胎
哥倫比亞自去年10月至今,錄得逾2萬宗寨卡(Zika)個案,當中發現約100宗懷疑與寨卡病毒有關的「格林—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平時數倍。巴西去年GBS病例亦飈升至數百宗,東北部城市馬塞約的血液學家加爾旺(Wellington Galvao)說,過往該市每年有10至15名GBS患者,去年卻大增至43人,「我估計寨卡令患GBS的機會增加20倍」。委內瑞拉和薩爾瓦多GBS個案亦倍增。
GBS是自身免疫系統毛病,幾乎全球皆有病例,平均每10萬人有一人患上,其確實成因未明,不過相信與病毒感染有關,蚊子傳播的登革熱、西尼羅河病毒,以及流感、細菌感染、手術感染和打疫苗均可能導致GBS。
醫學界仍未確定寨卡是否與GBS有關。
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Medellín)衛生官員周四(4日)匯報,1男1女出現GBS徵狀後在上周死亡,另有一名去年11月底死亡的男子亦相信患上GBS。令人憂慮的是,3名死者證實有寨卡病毒。
哥倫比亞衛生部長加維里亞(Alejandro Gaviria)警告,GBS過往罕有奪命,不過哥倫比亞3宗GBS死亡個案都對傳統「免疫球蛋白」療法沒反應,「死亡率高」。傳統的免疫球蛋白療法會抽掉患者血液中的血漿,以移除可能有毛病的抗體,再為患者注入免疫球蛋白,提供「被動免疫力」。
除了美洲、泰國、澳洲外,西班牙周四亦證實,一名自哥倫比亞返國、住在加泰隆尼亞區的孕婦確診染病。這是歐洲首次出現孕婦感染病例,英國政府昨宣布,所有來自寨卡多發地區的飛機降落英國後都要消毒機艙。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尋求以2500萬美元,進行為期半年的對抗寨卡病毒計劃,包括研究病毒是否能夠經性接觸及輸血傳播。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