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範文﹕〈山居秋暝〉內容分析
【明報專訊】〈山居秋暝〉屬於五言律詩,「山居」就是指作者在山中居住,「秋」點明了季節,至於「暝」即指日落幽暗之時(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要理解詩歌的內容要點及其發展脈絡,可以根據「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四個層次逐步剖析,深入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首聯描寫秋天傍晚時分雨後的山村風貌。作者下筆平淡自然,簡單地點出了時間(晚)、季節(秋)、環境(空山)、天氣(雨後)。在空寂的山中,剛好下了一場雨,傍晚的天氣有一點秋天的涼意。「空山」加上「新雨後」,令人感受到山雨初停,空氣清爽,略帶涼意,令人感到一絲秋意,清新可喜。這兩句,正好營造了一片閒適自在的氣氛。
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頷聯描寫了山中秋夜的主要景色,包括月亮、松樹、清泉、流水、石頭,景色如畫。「明月松間照」,就是指山上松林間透出了明亮的月色。一方面刻劃松樹疏落有致,也描寫了月色光亮皎潔,兩者相互配合,月色才能映照於松樹之間。
如果說「明月松間照」表現了山林靜態的美,那麼,「清泉石上流」就展現了靜中帶動的特點。作者刻劃泉水流過山溪中的大石,說明泉水相當清澈,否則山溪下的大石,怎能呈現眼前?此外,此句中的「流」字,正好說明泉水流動的速度不徐不疾,跟眼前一片閒適的氣氛互為配合。
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從首聯到頷聯,作者描寫的都是山村秋晚的靜景,不過,到了頸聯,作者筆鋒稍改,描寫了山中人們的活動。人和自然景物相互配合,既有動態,也有視覺、聽覺的描寫,包括「竹」、「浣女」、「蓮花蓮葉」、「漁舟」。「竹喧歸浣女」,作者旨在寫人,但從聽覺入手,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竹樹之間傳來了一陣洗衣女的嘻笑聲。其中的「喧」字,刻劃了洗衣女活潑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至於「歸」字,表現了山村秋晚,天色入暮後洗衣女歸來的生活常態。
「蓮動下漁舟」一句,作者從視覺入手,先看到蓮葉、蓮花在搖動,然後就看到歸來順流而下的漁舟了。這樣寫,一方面說明了蓮葉、蓮花之茂密,另一方面刻劃了漁舟正緩慢移動,因為漁舟移動,碰到茂密的蓮葉、蓮花,這樣才會令作者察覺。
這兩句交代了山村各人的動態行為,正好和上文的靜態景色相互映襯,令詩歌內容更為豐富。
4.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在尾聯交代了自己對當前山村秋景的感受,表現了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隨意春芳歇」,就是指作者順任自然,任憑春天的芳草在秋天堶靾癒A秋天的景色還是很美(根據首、頷、頸聯的內容已可得知),於是王孫(借指自己)自可以留在其中,不必離開。這兒也反用了《楚辭•招隱士》中的「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等句。
《楚辭•招隱士》中作者極言山中環境森然可怕,盼望王孫盡早歸來,不宜久留山中。此處作者反用典故,指出雖然春芳消歇,但是山中秋色仍然可喜,「王孫」自是不必離開,可以留在這兒,表達留戀山中美景,嚮往隱居的心情。
文:甄沃奇
- 高考3A,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一級榮譽,哲學碩士,現職中學中文科教師,曾任《5**作文系列》、《5**作文預備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