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A股在2016年首個交易日跌7%,觸發首日生效的「溶斷機制」,被迫提早收市,拖累全球股市下挫。本地銀行經濟師指出股市波幅不影響實體經濟的走向,而投資業務總監認為影響加股走勢的因素則為加元匯率、美國經濟增長幅度和中國經濟狀況。
滿地可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副總裁及高級經濟師陳蔚純指出,A股情況看來「較惡劣」,她分析指,A股跌停市有三個原因:第一,中國12月中國製造業數據出爐,顯示製造業連續10個月收縮;第二,減持禁令即將取消,引發拋售情緒;第三,股市溶斷機制實施,反映政府對股市不是太有信心,造成負面心理影響。
但她指,外界普遍認為,中國股市跟中國實體經濟(即國民生產總值GDP、生產、出口和消費等)「無咩關係」,「因此股市波幅不影響實體經濟的走向」。即使如此,陳蔚純認為,中國經濟面臨轉型,今年會較艱難,資金外流情況嚴重,人民幣承受巨大貶值壓力。
加拿大經濟作為外向型經濟,跟中國的經濟關係緊密;面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消費國經濟轉弱,陳蔚純預料,加國的石油、金屬、木材和農業等商品的出口價將在未來一段長時間,持續低迷。
不過加國股市昨日跌幅較少,對此陳蔚純認為,中東局勢近日轉趨緊張,油價回升,利好加國股市,抵銷部分跌幅。
道明自管投資亞洲業務(TD Direct Investing, Asian Services)總監鍾穎輝則估計,本周市況會較波動,因市場需要時間喘定和消化中國製造業萎縮等消息。但他認為長線投資者不用太擔心,「波動一定有」,只需繼續留意整體市況。
鍾穎輝指,今年環球市況跟去年差不多,都會有波幅;未來要觀看三大因素,包括低息環境,溫和的經濟增長和世界大事(如難民潮)帶來的影響。影響加股走勢的因素則為加元匯率、美國經濟增長幅度和中國經濟狀況。
北美股市板塊方面,鍾穎輝指油價今年可能持續受壓,投資者須小心能源股;另一方面,美國就業率上升,可能利好汽車、房屋和奢侈品相關股份,他又提議投資者可留意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