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山西省呂梁市臨縣今年紅棗大豐收,卻因價格過低,無人問津,大量紅棗腐爛被當成垃圾拋掉,亦有農民拿紅棗來餵羊。 臨縣是山西省最大的農業縣,也是著名的紅棗之鄉,該縣紅棗種植面積達80萬畝,沿黃棗區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紅棗。臨縣石白頭鄉68歲棗農白守平表示,前年和去年秋天時,雨水大,紅棗爛了很多,去年收了5,000多斤,每斤9毛(人民幣•下同),還算可以。 今年紅棗大豐收,價格卻賤,三毛錢都沒人收。他今年收成5,000多斤,還有十多畝沒收,就在地媊蕘荂C前兩天,有人以兩毛錢一斤收購,白守平表示,他已準備拿紅棗去餵羊。 白守平說:「棗樹春天需要水,秋天水要少,但是我們這埵b山堙A不可能運水,只能靠老天吃飯。春天雨少,秋天雨多,棗就不如新疆的棗長得大,所以賣不過人家。」他又指,種棗是一個辛苦的工作。「農曆三月要上化肥、剪枝,四五月要鋤草,六七月份還要再剪枝。八月中秋節後要收獲,每天早晨五點起H大棗。」白守平說,勞碌了一年,卻得了這個結果,感到相當難過。 白守平的兒子白侯東不想讓父親發愁,原本想把紅棗運到太原或者省外賣,但發現運費太貴,不賺還會賠。目前,農村電商網購發展得紅紅火火,白侯東原先希望有知識的年輕人能回來成立農村合作社,利用網絡把家鄉紅棗賣出去,「但是我們村太偏僻,也沒有學校,大家都不願意回來。」白守平說:「以前村堛漲~輕人很多,現在就剩下我們這些老人,等我們走了,這個村也就沒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