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路政署今年8月突斬去半山般咸道4棵石牆樹,惹起爭議。發展局擬修訂現行《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下稱《指引》),包括規定樹木管理部門在非緊急情G下移除有潛在危險的古樹前,須進行「敏感度分析」,因應市民關注程度交代砍樹理由。但局方強調斬樹屬專業決定,最大考慮是公眾安全,「部門專業與市民期望是兩回事」,要在可行情G下回應公眾關注。 發展局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提到《指引》於2010年首次頒布,是政府38個樹木管理部門的最基本參考。發展局表示,移除樹木往往備受公眾關注,新修訂《指引》規定樹木管理部門必須進行「敏感度分析」。 「刀下留樹」要求不會全接納 所謂「敏感度分析」,即當局要移除有潛在問題的樹木時,會加強與市民溝通,務求令決策過程更公開,政府亦會在「合理可行」情G下 回應公眾關注,但發展局強調,新修訂不代表部門會接納市民所有「刀下留樹」的要求,部門移除樹木是經過專業決定,以市民安全為大前提,「部門專業與市民期望是兩回事」。 強調除樹屬專業決定 發展局亦建議修訂樹木風險管理指引,現時風險管理分為高風險(第I類)、中風險(第II類)及低風險(第III類),該局建議於高風險,即交通和人流量高的地點,實施類似醫療分流制度,部門在進行風險評估工作時,優先為珍貴樹木護理。另外,發展局正研究在《大廈管理及維修工作守則》新增與樹木安全有關的章節,包括樹木管理及定期護理等,讓私人物業業主及物管公司認識本身責任,從而保障公眾安全。 專家﹕專業決定或站不住腳 身兼樹木管理專家小組及長春社總監的蘇國賢指出,政府在移除潛在問題樹木前,願意與公眾加強溝通是好事,但政府的構思未有處理專業決定與市民期望的落差。他指出,政府砍樹決定不斷遭到質疑,其中一個原因是「專業決定也站不住腳」,早前路政署極速移除般咸道4棵石牆樹就是例子,部門無法說服公眾,引起社會爭議,甚至造成公關災難,認為政府首要正視這問題,研究如何提升部門的專業形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