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物﹕屠呦呦獲諾獎 中國女科學家首人
【明報專訊】「三無」中醫專家屠呦呦獲得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成為首位中國女性諾貝爾獎得主。84歲的她無博士學位、無院士榮銜、也無留學背景,但憑藉發現治療瘧疾的藥物,被國際認可,認為其研究所得的青蒿素能大幅減低瘧疾的死亡率,為全球作出「難以估計的貢獻」。屠呦呦說:「我的夢想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都能享受到它的好處。」為專注研究工作,她更曾將4歲的女兒送到託兒所。
協助北越抗美
屠呦呦在北京醫學院藥學系(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被分配到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1969年,研究所接到「中草藥抗瘧」的研發任務,代號「523」,希望尋找有效的抗瘧疾新藥,幫助北越政府「打擊」美國。屠呦呦表示,瘧疾在越戰期間導致雙方士兵戰鬥力大減,但當時瘧原蟲對現成藥物有抗藥性,為對抗在研究新藥的美國,中國故幫助北越,大力研究。
文革資源不足 以身試藥
1970年代內地文革,科研工作全面暫停,屠呦呦說這個項目因其政治獨特性,獲毛澤東和周恩來特別批准繼續研究。當時不少研究人員被打成「走資派」,38歲的屠呦呦從助理研究員升至研究組組長。醫療衛生條件不足、實驗室通風設施不完備、實驗器材老舊不堪等問題,導致屠呦呦在選材、提取、臨H試驗等環節面對多個難關,她和科研團隊更要以身試藥。她曾患上肝炎,而團體成員中有很早去世的,或肺部發現腫塊,甚至切除了部分氣管和肺葉。不過,屠呦呦認為這是藥物化學家的責任和工作的一部分。
獲獎不忘國家
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當中一半獎金,約308萬人民幣,另外一半則由同樣獲得醫學獎的愛爾蘭康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大村智(Satoshi Omura)瓜分。她笑言獎金太少,「不夠買北京的半個客廳」,她和團隊從沒想過任何獎項與名利,並形容團隊待遇工資雖然很低,但只求回報國家,希望能快速推進出成果。研究成果屬於她和團隊,「也屬於整個國家」,她只做了決定性的工作,最先想到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盼將中醫藥發揚光大
屠呦呦帶領小組查閱中醫藥典籍,尋找線索,嘗過不少失敗。「青蒿」是191號樣本,有68%的抑菌率,但提取過程不易,團隊陷入困境。後來,屠呦呦從中國醫藥古籍《肘後備急方》取得靈感,用沸點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終於成功,並以青蒿素為基礎,作治療瘧疾的藥物。她希望年輕一輩的科研學者能堅持不懈、反覆實踐,用現代科學手段將中醫藥發揚光大。
◆人物檔案
屠呦呦祖籍浙江寧波,是家中5名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名字由父親取自《詩經•鹿鳴》,意為鹿鳴之聲。同學指她「成績在中上游」,不多參加娛樂活動,讀書非常專心。對於沒有博士學位和院士榮銜,她說曾申請多次,也曾被推薦,但因為「許多因素」而未能成功。
■相關概念
抗逆力(resilience)
一個人面對危機或困難時的適應能力,能夠緩和或克服逆境所帶來的傷害,重新振作。
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會責任是政府、機構、團體或個人做或不做某些事情,都要考慮對社會的影響:個人遵守法律、團體維護社會整體利益,例如協助有需要的人、改善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