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擊﹕縫縫補補 也是藝術

[2015.10.14] 發表
清代末年的百家衣。
麥雅端把拼布、插畫、故事等元素共冶一爐,用於室內設計,圖為她與某酒店的合作計劃。
日本有不少教授拼布技巧的雜誌。
日本有不少教授拼布技巧的雜誌。
日本有不少教授拼布技巧的雜誌。

【明報專訊】拼布原被視為老一輩才會的手藝或玩意,費時且不入流。近年興起「手作市集」,手作人紛紛湧現,連帶拼布也重現人前。這門藝術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歷程不盡相同,且看縫縫補補在中國、日本和歐洲的發展。

◆中國 民間風俗 祈壽聚福

在沒有機械化生產的年代,布匹並不如現今般唾手可得,衣服穿破了便縫縫補補自是平常。民間更有為小孩向鄉親鄰里討布塊縫製百家衣或百家被的做法,含有聚百家之福、長命百歲之意,可謂民間的拼布藝術。

這種百衲製衣的方法亦可見於中國佛教的僧衣製作。聖嚴法師〈論僧衣〉說,「僧伽黎」是中國佛教中最神聖的僧衣,特別是二十五條(以二十五塊布拼成)的鑲金大衣,稱為祖衣,只有傳祖接法的人才能披上它,又因其製作費時、光彩奪目,外界視之為上上品。

但在佛陀時代,「僧伽黎」卻只以禦寒為用,且以碎布舊衣拼湊,不會鑲金,更不許披二十五條以上的僧衣,因「過此已上,便成破納」。兩者製法也有不同,在印度,僧衣會以十種「糞掃衣」而製,包括塚間衣,但這在中國視為大不敬。可見兩地同會以拼布方法製僧衣,內容卻不盡相同。

◆歐洲 融入時裝 出得廳堂

在歐洲,拼布不止是手作,更是藝術品,甚至是國際貿易的商品。不少產品出口歐美的本地品牌Chocolate Rain,其創辦人麥雅端指出,歐洲的拼布藝術創作層次和內容與香港完全不同:「在歐洲,拼布會融入時裝、家具、室內設計以至建築,更有藝術展覽幾百呎的場地,全都是環保拼布,但在香港只屬於『生活小品味』。」歐洲有拼布的專題展覽(European Patchwork Meeting)及交流活動,而市集內亦有很多人以此為職業,且各有特色。

拼布源自農家婦女的禦寒衣物或用具,漸見精美而被欣賞,更被吸收為當代藝術的一部分,「例如英國藝術家Tracey Emin把粗口放在拼布作品之中」。Chocolate Rain的店舖設計也把拼布融入各設計的細節,「由桌布、椅套、咕𠱸以至燈罩都是拼布,都是handmade(手製)的」,是把各狹義的藝術分類合而為一的體現。

◆日本 資歷認證 產業興盛

在日本,拼布甚至有國際認可的證書課程及資歷認證。1964年成立的日本手藝普及協會(Japan Handicraft Instructors' Association)致力推廣拼布、刺繡等手工藝,並設有本科、高等科、講師科及指導員科證書課程,考獲講師科或以上級別者,可經協會授權教授次一級課程的內容,並頒發證書給學生。協會課程由日本導師講授,故學員要懂日文,並大多為當地人,當中有業餘亦有專事手藝者。

港燈家政中心布藝課程導師巫雪儀在兩年間,每月飛赴日本4天上課,考獲機縫拼布證書班指導員資格。她表示,日本的拼布市場比較成熟,已發展了較長時間,且在民間普及,有很多相關店舖,婦女也在家做拼布。相比香港多用於製作小型生活用品,日本拼布已成一門藝術,可以是一幅壁畫或其他藝術創作。以下是她為我們示範拼布基本組成圖案的製作步驟。

文:鄒靖儀

圖:鄒靖儀、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更多教育
明德成語﹕現代版「三人成虎」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訪美國,他在西雅圖出席晚宴時發表演說,謂中美兩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要以事實為依據,「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鄰盜... 詳情
【明報專訊】考考你: 同學能否為下列成語填寫正確的數字? (答案見最後文) ____波____折、____石____鳥、_... 詳情
趣學古人﹕仕途失意 孔子周遊列國
【明報專訊】孔子金句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困惑而無所得;只思考而不學習,則很... 詳情
趣題寫作﹕假如沒有考試
【明報專訊】我坐在石級上,手拍着皮球,凝望蔚藍的天空,雲慢慢掠過,令人不知時日過去。身後的校園只是一間破爛的建築,內裏有三個小房間,可外面的... 詳情
【明報專訊】■考考你 一波三折、一石二鳥、二八年華、三心兩意、三令五申、三頭六臂、四通八達、四面八方、四平八穩、四分五裂、五花八門、五...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