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女」稱呼成負擔
【明報專訊】美容、瘦身廣告鋪天蓋地,很多PAAG受害人多年前是受廣告誤導而「落搭」,廣州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柯倩婷認為,女性應當有一定的判斷和「抵抗」能力,尤其要意識到「美麗」在自身價值中的定位,不用太在意外人的評價。有PAAG受害人向她提過想死的念頭,還擔心火化也燒不掉PAAG膠粒,自殺也想要「死不見屍」。
廣告形象吸引 望留住丈夫
柯倩婷10年前對全國各地多名PAAG受害者及其他整容女性做過訪談研究,深入了解過整容背後的動機。她發現,這些女性在家鄉算是漂亮,但到了東莞、深圳等新興移民城市後,見識到傳媒、廣告展示的「完美」時尚形象,意識到自己有缺陷要修補;而且她們亦有一定經濟能力負擔手術費用。此外,這些女性與伴侶的關係大多是始於外貌吸引,她們當初勝出「美」的競爭,但生育後容貌身材走樣,擔心自己「留不住」丈夫而決定整形。
受害人萌死念 恐骨灰殘留膠粒
本來解決方法很多,柯倩婷說,這些女性卻以為整容能夠改善家庭關係。整容失敗對她們打擊更大,不斷自我譴責、自我否定,變得更敏感、更脆弱。「開始不想見人、做噩夢,覺得羞恥、有報應,也有人跟我描述說,如果我死了燒骨灰,那些注射的東西燒不掉,別人還看得見我曾經這麼虛榮,說應該『死不見屍』才好。」
她指出,不少女性將外人評價作為自我價值的重要指標,她訪問過一名女性,覺得如果出街沒有聽到讚美,全天都會覺得打扮不好。「她跟我描述了好久,出門要花多少時間去配鞋,有一個極大的穿衣鏡,一定要配好為止。」柯形容這是「社交圈的迷魂湯」,女性不但不要對讚美上癮,同時要能抵抗批評。「我們這個文化見到女生就叫美女,本身就很有問題。不要一見到女人就去評價人家的外表,你隨便來一句,變成了別人的負擔。」
柯亦認為, 社會還應該增加對「美」的教育,讓普通女性知道在廣告、媒體上展示的明星、模特兒的美麗是時尚產業「加工」出來的,「那些過瘦的模特兒的美,其實是反『美』的,是不健康的、反人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