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改變了現代戰爭的面貌
適逢二次大戰「歐戰勝利」70周年紀念,今天且讓我在這埵h寫一期軍事,談談二次大戰如何改變了現代戰爭的面貌。
一次大戰,陸戰的主要形式是陣地戰。戰場上,由戰壕、帶刺鐵絲網、地道、機槍、火炮等,組成縱橫交錯、綿延不斷、兩層以至三層的陣地。在這些銅牆鐵壁般的陣地之前,敵方士兵的衝鋒陷陣,往往是送羊入虎口,結果是一排又一排的士兵,於未曾衝破對方防線前已在陣前倒下。於是,戰場成了雙方陣地的對峙,中間是滿佈彈坑、士兵屍體的一大片荒涼地帶和人間煉獄,而戰爭則演變成不斷吞噬雙方士兵生命的消耗戰和僵局。
陸戰:從「陣地戰」到「閃擊戰」
克敵制勝的方法之一,就是繞過和包抄對方陣地的側翼進攻,因此,雙方都只有把陣地不斷延長,最後北至比利時海岸,南至中立國瑞士,長達380英里。戰G以陣地戰對峙,膠蚢F3年之久,雙方都為此精疲力盡。
強行突破,往往帶來死傷枕藉,在著名的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德法的拉鋸戰,讓雙方死傷達200萬人,釀成著名的所謂「凡爾登煉獄」。
雖然,坦克在一次大戰中(1916年)已經出現,並被一些人寄望為突破戰爭僵局的秘密武器,但因為仍未大量使用,尤其是以坦克作為主角的機動戰概念和戰略,仍未成形,於是在隨後兩年的戰事中,坦克只是作為支援步兵前進的配角,仍未足以改變戰局。
戰後,對坦克獨具慧眼的,反而是德國這個戰敗國,希特勒和其一眾將領,對坦克青眼有加,把它從配角擢升至主角,並編成可以獨立作戰的強大裝甲師,而非只是配屬於步兵部隊,成了一支用來突破戰線、擊潰敵軍的獨立而強力之兵種。就算空軍,也環繞與裝甲部隊協同作戰的方向發展,如生產Ju 87俯衝轟炸機以取代重炮,來配合裝甲部隊的快速行軍。
反而法國這個戰勝國,卻因循一次大戰的老路,花掉大部分的國防預算,建成了一道自以為「牢不可破」的邊境要塞陣地馬奇諾(Maginot)防線,以為在這道由鋼筋、水泥、碉堡、地道、火炮等組成的防線下,德軍若然來犯,將碰個焦頭爛額。結果,德國的裝甲部隊避開馬奇諾防線,通過了地勢崎嶇被認為難以通過的阿登(Ardennes)森林山區,出其不意的實行奇襲,迅即突破了法英聯軍的防線,並且一往無前,瞬間便在聯軍的後方出現,讓聯軍大吃一驚,結果兵敗如山倒,全線潰敗。
閃擊戰的精粹,就是在炮兵及尤其是空軍的強大火力支援和協同作戰之下,大量和集中使用坦克,在對方陣地打開突破口,機動步兵從後跟進,之後快速推進,直插敵軍後方,摧狳銕揮中心,切斷其通訊和交通網絡,陷敵於盲,分隔並切斷對方的兵力,以速度製造敵軍心理上的震撼,因而喪失戰鬥意志。舉個例,在法國之役,隆美爾(Rommel)的第七裝甲師,便贏得「幽靈師團」的稱號,讓法軍聞風而喪膽,全因它快速挺進,一往無前,讓法軍完全估不到它會在哪條戰線,又或者甚至在自己的大後方突然出現。
這種以坦克和機械化步兵作為核心的機動戰,讓德軍在波蘭、法國、巴爾幹半島、北非,以及初期的蘇聯戰線,獲得閃電般的勝利,結束了陣地戰的夢魘,成了陸戰的新經典。
但順帶一提,到了二次大戰後期,隨茖B兵反坦克武器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例如美軍的反坦克火箭筒,以及德軍的反坦克手雷(HHL)等,讓坦克已經不能像戰爭初期般一往無前,任來任往,予取予攜,而要小心遭到伏擊。尤其是到了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贖罪日之役),阿拉伯聯軍更用反坦克導彈,血洗以往所向披靡的以色列裝甲雄師,這都讓不少人高呼坦克已經步入夕陽。但話雖如此,相信在可見的將來,坦克仍是陸戰的主角。
空戰:從「戰術」到「戰略」空軍
一次大戰,空軍只是在戰場中有限度使用,且擔當的只是配角,輔助陸軍作戰,攻擊敵軍軍事單位、設施、補給線等。
但戰後,意大利軍人杜黑(Giulio Douhet),在1921年發表了《空權論》一書,大膽提出,在未來戰爭中空權的關鍵性。在奪取了制空權之後,便可以通過空中攻擊如轟炸,摧珗鴾隤滿u中樞」,如工業、運輸建設、通訊、政府以及「人民的意志」5項基本目標,瓦解對方士氣,從而克敵制勝。於是在杜黑的理論中,空軍便從配角,一躍而成主角,並可通過相對獨立的作戰,打敗敵國。
在二次大戰中,德國空軍曾經在戰爭初期稱霸歐洲長空,但卻也只是停留在一種「戰術」性功能和角色。例如王牌Ju 87俯衝轟炸機,也只是用來配合陸軍尤其是裝甲兵團作戰,提供高度機動性的火力支援,而不是開發來獨立作戰。德軍其他轟炸機種如Ju 88和He 111等,也都一樣,因此載彈量也十分有限,不同型號由1,000到2,000多公斤不等。(順帶一提,德國空軍無法征服英國,歸根究柢,也是因為它從來都是「戰術空軍」而非「戰略空軍」,不是設計來獨立作戰有關。)
真正把杜黑理論發揚光大,把空軍由一種「戰術兵種」擢升至「戰略兵種」的,反而是美軍。它開發出的轟炸機如B-17空中堡壘,載彈量達8,000公斤,到後期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載彈量更達9,000公斤,是德國轟炸機的四五倍,而且同樣亦具備數以倍計的續航能力。
於是,在配備了這些優秀的重型轟炸機下,美軍對日本和德國都展開了「戰略性轟炸」,把對方的城市差點夷為平地,實施了所謂的「杜黑戰略」。
例如,1945年3月9日,美軍對日本進行了有名的「東京大轟炸」,這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轟炸,在燃燒彈的殺傷下,日本84,000人死亡,25平方公里地區(高達東京全城面積的四分之一)被夷為廢墟。這樣的轟炸後來一直持續,最終導致日本90萬人死亡、2,200萬人無家可歸、287平方公里地區被摧牷A這樣一個珝孺坋蘆G。另一方面,德國也嘗到類似的珝孺吨j轟炸,例如,1945年2月13日至15日的德勒斯登(Dresden)大轟炸,造成2萬多人死亡,全城嚴重損牷C
海戰:從「大艦巨炮」到「空母至上」
二次大戰前,在英、美、日3個海軍大國中,各自都曾出現了應該繼續2000年來海戰的傳統,發展大艦巨炮,還是改為發展航空母艦機動部隊的爭論。
前者是承繼一次大戰以至千百年來海戰的傳統,以大口徑火炮和大噸位的戰列艦作為海軍主力,取得制海權,因此競相爭逐這些海上巨無霸的火炮口徑、裝甲厚度,以及航行速度,例如由14英寸、16英寸,再到大和的終極18英寸口徑巨炮。後者則是以航空母艦為中心,其他艦艇如驅逐艦、巡洋艦,甚至戰列艦,僅用作護航,以母艦搭載機作為打擊對手的主要力量。
最初,是大艦巨炮主義佔上風,於是德國建成了俾斯麥;日本建成了大和與武藏;美國建成了愛荷華;英國建成了喬治五世,均是各自的海上巨無霸。
但後來,讓太平洋戰爭開打的珍珠港一役,雙方的戰艦根本由頭到尾沒有接戰,單靠日軍6艘巨型空母,加賀、赤城、飛龍、蒼龍、翔鶴、瑞鶴,所派出的300多架搭載機,便足以重創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大大打擊了大艦巨炮主義者的思維。
從此,美、日雙方海軍均把大部分資源投放於空母和潛艇的建造上。以日本為例,自從大和與武藏服役之後,本來作為同級戰艦第三艘的信濃,也中途被改建為空母。
戰列艦也由海戰主力,一下子降格為以空母為中心而編成的戰鬥群之警戒艦(日後又證明,這些警戒工作由細小得多的驅逐艦擔當,便已經勝任有餘),又或者為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時提供火力支援。戰列艦根本難以單獨作戰,更遑論成為攻擊主力,因為無論它的航速有多快,在空母搭載機的追擊之下,也只不過是一隻速度緩慢的獵物而已,在駛近對方空母戰鬥群開火、大開殺戒之前,已經遭敵機炸得七零八落。
事實上,大和與武藏均是遭受空中攻擊而被擊沉,完全是被敵機「蟻多摟死象」的格局,而非轟轟烈烈與敵艦決一死戰而亡。即使是俾斯麥,也是間接狻顗聽嚏A那是遭英國空母皇家方舟號所派出的搭載機所傷,壞了船舵,才被敵艦包括喬治五世追上而圍殲。
最悲壯和象徵性的一幕,莫如是1944年10月24日,在雷伊泰灣海戰(Battle of Leyte Gulf)中,遭遇一波又一波的美機空中攻擊,日本巨艦武藏身中19顆魚雷和17顆炸彈,在負隅頑抗了近9個小時之後,終於難逃被擊沉的厄運。艦長豬口敏平少將在遣走艦上官兵之後,一個人獨自留在傾斜的艦橋上,與這艘巨艦同歸於盡,臨終前他委託向軍方發出以下的訣別電報,作出了懺悔:
「我本人曾是大艦巨炮主義的信奉者,但是,在事實面前,現在我承認自己是大錯特錯,我誠心向國家和人民請罪。」
就是如此,大艦巨炮主義,徹底輸了給空母至上論,情G一直延續至今天,就像中國,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建造自己的空母一樣。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