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詞彙看世界(二)大學﹕金融巨獸吞噬學府

[2015.05.17] 發表
南非開普敦大學上月9日爆發示威,黑人學生把校內的白人礦業大亨兼政客羅德的青銅雕像用吊車移走。(法新社)

歷史上大學一直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力量,可是隨着社會價值變遷,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以至跟社會的關係面對不少挑戰。歐美大學近年不約而同面對資源緊絀之苦,大學理想愈見艱難維持。在講求經濟效益的巨大壓力下,大學師生可以如何維持理想及學術傳統?本報將一連兩輯探討。

明報記者 林康琪

歐洲大學近年面對削支不斷,英國以至歐陸不時有學生或教職員抗議,當中以今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名為「新大學」(Nieuwe Universiteit)的佔領運動規模最大。學生佔領校務大樓45天,最終迫使大學執行委員會主席下台。佔領期間,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等國際知名學者紛紛到「佔領區」聲援,跟學生探討大學教育價值。除了鼓舞了荷蘭學界外,亦啟發海外大學師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生發起的「自由大學」佔領運動便是一例。

荷蘭佔領運動反大學削支

乍看之下,這場學運關乎的似乎只是阿姆斯特丹大學個別問題:大學理財不善,導致負債纍纍,結果要向學生及教職員開刀。但參與學運的師生都認為,這場學運關乎的是更普遍的問題,不僅關乎荷蘭大學教育,更是挑戰一直主導社會、只講求經濟效益的思維。荷蘭學界其實早深受其害,也明白問題所在,阿姆斯特丹大學金融教授恩格倫(Ewald Engelen)去年便撰寫論文,以阿姆斯蘭丹大學的房地產投資分析金融價值如何蠶食高等教育。但一切終歸學理分析,終於還是靠一群學生起來向這趨勢說不。恩格倫向本報說﹕「若不是學生佔領,教職員不會有行動。學生喚醒了革命熱情。大家本來都沉睡了,我也沉睡了,是學生喚醒了我們。」

舊生:企業化運作違教育原意

學運的導火線是人文學院因財赤要削開支及重組,意味着一些在校方眼中無利可圖的少數語言課程要取消,臨時合約員工亦將不獲續約。從講求效率的管理方式看來,取消虧損課程無可厚非,但在學生眼中卻有違大學教育原意。阿姆斯特丹大學舊生、人類學者埃格特薩德(Touraj Eghtesad)一直參與學運,他向本報稱,校方以「效率思維」(efficiency thinking)掛帥,一切教研都要有利可圖,課程就算有口碑,若修讀人數少,便要取消,令所有研都集中在某些可圖利的領域﹕「大學有如企業運作,違背大學教育原意。」事實上,人文學院並非唯一受影響的學院,社會科學院及法律學院亦受類似影響。

恩格倫認為這是「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的惡果,他解釋﹕「『金融化』指的是,機構治理為金融市場的理據所支配。大學之責在於研究及教學,你會預期大學考慮的應是教育及研究質素。但事實上,自1990年代後期開始,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治理已為金融市場術語所壟斷﹕諸如償債能力比率(solvency ratio)、流動性比率等金融術語屢屢見於大學決策。」換言之,金融市場的考量成為大學決策最重要的因素,教研靠邊站。

大學接管物業負債纍纍

大學決策受金融市場理據支配,那是因為荷蘭政府1995年權力下放,將原屬政府的大學物業交給大學。 他去年在論文中形容,物業有如特洛伊木馬,埋下大學遭金融化吞噬的伏線。 他解釋:「1995年前校方的考慮只有教育及研究;但1995年後金融考慮成為左右大學決策的一大因素。」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建築分佈市內多處,跟城市融為一體,是該大學的一大特色。恩格倫稱,大學成為物業擁有者後,要為「效率管理」物業組合成費索思量﹕校方變賣原有物業,並融資興建新房地產項目。 大學借了2.2億歐元,當中涉及利率掉期等衍生工具。與此同時,政府削減大學資助,另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房地產價值下跌,大學負債激增,預料2018年將增加至4億歐元。

恩格倫稱, 大學愈來愈受制金融市場波動,管理思維亦隨之改變:本屬於教研專業人士的權力,轉至金融專業人士、會計師及地產商手中。為增加效率,自1990年代中的改革亦以一些可量化的指標來衡量教研,原來的學術價值慢慢遭蠶食。

「金融市場語言」支配社會

他形容「金融化」有如野獸,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案例顯示金融力量無孔不入,社會無一倖免,連本來較為獨立自主的大學亦難逃。 事實上,金融市場的語言已壟斷整個社會,令整個社會思考單向,其他價值靠邊站。恩格倫目前正研究荷蘭家庭樓按問題,認為這是社會進一步被金融化的例子。他說,荷蘭的樓按債務人均全球最高,換言之,就算是荷蘭一般家庭,因為要償還按揭貸款及利息,金融亦將成為他們最重要的考慮。這對荷蘭社會亦將有深遠的影響。他說﹕「一個社會負債愈多,金融市場的語言愈見支配地位。」

金融化的趨勢可以如何逆轉?恩格倫稱,就阿姆斯特丹大學來說,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物業交由政府管理。面對金融化來勢洶洶,他在其論文語重心長稱,唯一的救贖希望便是學界要意識到捍衛傳統學術價值的重要。

更多港聞
饒戈平:選提委轉個人票有空間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說,為特首普選選出提名委員的選民由「公司票」轉為「個人票」的建議,有討論空間,做法符合人大8.31決定,而本地的選舉法... 詳情
劉兆佳:普選結果僅供中央「參考」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圖)說,特首選舉的結果沒有「最終有效性」,因為中央任命特首的權力是實質的,中央決定任命或不任命特首,普選結果「只... 詳情
陳弘毅倡政改明年立選後表決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圖)建議,特區政府若在立法會政改方案通過前幾日,明知未能取得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支持、通過方案,可參考當年《基本法》2... 詳情
「政改奸人組」成員公聽會被逐
立法會2017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方案小組委員會昨日就政改方案舉行公聽會,多個團體或個人表達意見。會上自稱「政改奸人組」成員的陳曉陽因講粗口,... 詳情
流鶯遭勒斃  警尋同行神秘男
警方繼續調查元朗安樂路前晚(15日)揭發的勒頸兇殺案。消息指女死者鄭樹榮與七旬港漢結婚,去年持單程證來港後當流鶯,並在案發唐樓租劏房接客。死...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