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學生脫襲警罪 官批警不誠實
辯方曾欲提供脫罪關鍵片 控方拒要
短片交法庭助證清白 退休婦:盼更多人挺身
亞視未交代前路 員工轟拖延
指港視具條件 陳婉嫻:政府應考慮發牌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海關至今查34宗美容威嚇案

【明報專訊】本案為首宗檢控而定罪的威嚇顧客營業行為案件,一年多前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銷售方若使用威脅、侮辱等方式,令消費者未能自由決定選擇產品及是否交易,可能犯法。

海關回應稱,《商品說明條例》修訂後於2013年7月19日生效。海關截至今年2月底,調查涉及34宗美容業涉威嚇營業行為個案,包括本案。有關法例指出,商戶若對消費者作出具威嚇性的營業行為,即屬犯罪。威嚇行為的特點包括會損害消費者的消費及行為自由,如非受到商戶的騷擾、威迫或施加不當影響,消費者一般不會作此銷售方式及交易。

法例指出,銷售行為是否威嚇,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時間、歷時、地點等;推銷者有否出言威脅或侮辱;商戶藉提出不幸情况,影響消費者判斷產品並作交易決定;在合約施加嚴苛及不平等障礙及威脅作非法行為。

官曾指被告一唱一和添壓力

裁判官香淑嫻早前裁定3名被告罪成時,指她們行為一唱一和,添加壓力和恐慌,昨判刑時表示「沒有如此這般的銷售方法,事主不會有此交易決定」。據事主作供,得悉被指胸部有硬塊深感擔憂,且當時身心疲勞,想盡快離開,並在王珍珍建議下提供儲物櫃鎖匙,讓王代她取手袋「埋單」。

海關在法例修訂前的宣傳廣告,舉例稱健身中心推銷會籍時若不斷疲勞轟炸、阻止離開或連番施壓,令消費者判斷力低落決定付款,可能觸犯威嚇銷售行為。

 
 
今日相關新聞
美容威嚇銷售 首判囚
海關至今查34宗美容威嚇案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