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亭買少見少剩1600個
學者嘆欠特色難保 促增合時功能
【明報專訊】流動電話技術自1990年代起逐漸在港普及,智能手機更令通話方式愈變多元,街上公眾電話亭已愈來愈乏人問津。據通訊事務管理辦公室資料,全港現有逾1630個電話亭,較2000年約1920個減少一成半。文物保育學者認為,港府無重視街頭設施的特色,難似倫敦等地打造城市品牌,以致電話亭實用性下降即失保留價值。他反建議政府檢討電話亭的用途,建議增充電、八達通付款等合時功能。
明報記者 錢瑋琪
通訊辦:仍有需求
通訊辦發言人回應稱,電話亭仍有存在需要,雖然流動電話已普及,但仍有少數人無使用相關服務,而在無帶電話、遇緊急事故或發生意外等情G,市民亦會利用電話亭聯絡及致電999求助,部分外地遊客也有需求,至今大部分電話亭另提供Wi-Fi服務。
九龍區減達三成 油尖旺保留最多
至於本港電話亭的主要服務供應商電訊盈科,發言人無透露其使用量,只說按照本地「固定電訊網絡服務牌照」條款,電盈有需要提供固網話音、公共電話亭等基本服務。
根據通訊辦資料,全港現有1632個公眾電話亭,較15年前減少達一成半,尤以九龍區的減幅達31.5%為最多,至今僅約468個(見表);但若以單一分區計,全港最多電話亭的地區為油尖旺,約160個,其次是港島東及沙田區。眾多電話亭中,只有11個由和記經營,其餘全屬電訊盈科營運。
每港人2.5手提號碼
另外,截至去年10月,流動電話號碼的數量已達1725萬,平均每名港人有2.5個手提號碼,亦較2004年的816萬個增逾一倍。
隨茯y動電話愈見普及和多元化,不少國家近年陸續改變電話亭用途,如英國紅色電話亭,曾改為太陽能充電站、儲存急救用品站點,甚至以1英鎊賣予當地團體,改造電話亭成咖啡店、迷你商店。而美國、德國及捷克等地也將部分電話亭打造成小型圖書館。
外國改用途 電話亭變咖啡店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表示,港人已甚少使用電話亭,「無帶電話都會借到」,加上無傳統特色,即使要保留也需考慮是否僅在偏遠地區提供服務,市區減少電話亭數量,至少亦要增加充電、八達通付款等合時功能。
他續說,電話亭及郵筒等曾為本港重要的街頭設施,自然會置於當眼位置,惜港府無重視街頭裝置(Street Furniture)的特色,不似倫敦的電話亭具有打造城市品牌的作用,保留價值大減。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指出,現條例規定電訊公司提供電話亭服務,可適時檢討,毋須待續牌始修改,包括要求在電話亭提供多元服務,或是否所有地區都必要保留等,但對於有說法指應移走電話亭以釋放公共空間,則須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