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接種疫苗 預防流行性感冒
【明報專訊】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香港一般於1至3月和7至8月流行,主要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亦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而傳播。流感病徵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痛、疲倦和頭痛;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流感可透過疫苗接種預防。另外,保持個人和環境衛生也是預防流感的方法。衛生防護中心亦呼籲市民在流感高峰期,應避免前往擠迫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高危人士在這些地方逗留時可考慮佩戴口罩。
2009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出現人類感染個案,並在同年中出現流感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於2010年8月宣布全球進入「大流行後時期」,並預期H1N1流感病毒會以季節性流感病毒株的形態,於未來數年繼續在社區包括香港流行。
《明報》2月初的一篇社評認為,市民在2003年SARS後對環境和個人衛生警覺性高,當時不少大廈後巷長期堆積的物品清掃乾淨,市民患了感冒都主動戴上口罩,避免病毒散播。不過,最近一兩年大概太平安逸日子過多了,很多方面都回復舊觀。現時流感肆虐範圍廣,感染人數多是否與整體防患意識變得鬆懈有關,值得探究。
■相關概念
流行性傳染病(epidemic disease)
優先次序(priority)
健康風險(health risk)
疾病防治(disease prevention)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香港這次流感爆發有哪些原因?
2. 香港政府如何回應年初爆發的流感?成效如何?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 PenToy評台:www.pentoy.hk/生活/a67/2015/02/05/區家麟:為甚麼流感爆發不需如沙士恐慌
2.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chp.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