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降準目的
填補流動資金缺口
為防經濟下滑及通縮風險,中國人民銀行不斷放水,繼上月中旬向股份制銀行投放中期借貸便利(MLF)外,再進一步降存款準備金率,而市場預計是次降準將向市場釋放約6,500億元人民幣流動資金。
然而,下調準並沒有為A股帶來刺激,究竟是中國股市已見頂?還是市場看不好降準的成效?
平心而論,過去1個月,市場一直炒人行會放水,A股每次回吐後總有不錯反彈,而今次人行正式推出降準,屬市場預期之內,因此,投資者藉好消息出貨,限制A股的升幅。
對刺激經濟增長成效有保留
另外,今次降準規模不算小,但市場對刺激經濟增長成效有所保留,箇中原因有二:首先,按照過去環球央行放水,大多數資金都是流入投資市場而非實體經濟,而中國領導層之前高調表示,今年中國GDP增長不能「保七」,主因是中國產能過盛的問題仍未解決,儘管降準為市場注入了6,500億元人民幣,但若果中央未有有效的「財政政策」配合去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降準的功效明顯會打折扣。
再者,我認為今次降準是有點突然的,因為在上月中旬人行向股份制銀行投放中期借貸便利(MLF),其實已收放水之效,但在未見其成效之前,又急於降準,背後一定有其理由,而我相信與資金外流有關。
事實上,由去年第四季開始,中國外匯佔款出現淨流出的情况,而人行近期進行的MLF及逆回購等措施,仍不足以抵消因外匯佔款淨流出所產生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因此,今次人行降準主要是彌補基礎貨幣的缺口,提防風險意識高於刺激經濟。
儘管今次降準未有為A股帶來刺激,但我仍相信整體A股仍未玩完,但最低限度要先來一次調整。
究其原因,我相信中國經濟增長短期仍難有起色,中央仍要繼續放水,此憧憬仍是有利A股;此外,A股今年入MSCI指數的呼聲極高,屆時被動買盤有利整體股市表現。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