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吸引人才來港,香港城市大學「北京、香港、倫敦三地年輕移民質性研究」發現,有在港工作的北京青年認為香港逐漸「內地化」失去優勢,甚至有人因京港距離收窄,擬放棄爭取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亦有計劃留港發展的受訪者,受中港矛盾困擾而卻步,或計劃返回內地發展。
擬放棄爭取港籍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聯同倫敦大學社會學系,在2013年起展開為期兩年,有關香港、北京和倫敦三地青年移居原因和狀G研究,共訪問約60名正在三地居住的23至39歲在職青年。研究結果顯示,香港青年想去倫敦或北京工作,因當地的工作及生活時間分配較平衡,工作壓力會較小。
至於在港工作的北京青年(北京港漂)面對三大問題,包括租金高昂,不懂廣東話令他們無法融入社交圈子和備受中港矛盾困擾;相比北京青年,居港倫敦青年一般較享受香港的工作和居住環境。
面對租貴中港矛盾融合難題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榮宗指出,不少倫敦青年認為香港有較好的發展機會,而北京青年則因香港的人權狀G和較自由而選擇到港工作,但有留港工作的北京青年認為近年香港逐漸「內地化」,優勢漸失。
在研究中受訪的北京青年陳小姐(化名)即將在香港工作滿7年,她認為京港兩地的發展差距逐漸縮小,她不排除放棄爭取香港永久居民資格,回京發展,「如果香港同北京一樣,點解我要選擇留鰣輕銦v。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香港的優勢在於與內地不同的司法制度。他認為香港人必須認清事實,避免「內地化」,以保留香港獨有的司法、法治制度和自由,才能吸引內地優才。
對於最近施政報告提出放寬各地人才在港的逗留安排,何榮宗表示政府的理念正確,但他質疑有關安排的成效。他認為各地人才不會單純因為簽證期限獲放寬而計劃留港發展,他建議政府協助解決留港工作人才所面對的困難,如協助他們學習廣東話,以融入社區。
葉兆輝認為政府就「輸入內地人才」的申請人只要獲得兩年期的工作合約,便可把首次簽證期限由1年延長至2年的建議,對吸引內地人才有幫助,因為放寬政策會令內地優才知道並非全部香港人都抗拒他們,反而歡迎他們到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