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冷戰陣營互相抵制奧運

[2014.10.27] 發表

【明報專訊】體育和政治應否乃至是否分得開,一直存在爭議。運動場往往成為國際外交角力的平台,國際體育賽事只是政治全球化的延伸。誠如提倡友誼、團結及公平競賽的奧運會,也與政治密不可分。

歷史上曾發生兩次抵制夏季奧運事件。為抗議前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發起抵制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令參與的國家數目創新低。1984年,前蘇聯為報復西方國家抵制莫斯科奧運,也發起杯葛美國洛杉磯奧運,但只有14個國家參與抵制。

2014年俄羅斯舉辦索契冬奧,總統普京為此耗巨資以重振俄國聲威,但其他西方國家批評其人權狀况及通過反同性戀法案,美國總統和西歐領袖杯葛開幕禮,同樣令體育政治化。民間也有回應,如Google在開幕當日將首頁標誌轉成象徵同志運動的彩虹七色。

2008年北京奧運前夕,不少地方出現示威遊行、阻礙聖火傳遞、聯署杯葛等以表達爭取中國改善人權和新聞自由的訴求。時任北京副市長劉敬民回應稱,「北京舉辦奧運會將極大地促進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包括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則強調,包括人權在內的全球政治問題,不應該由國際奧委會去解決。

示威促改善人權 京奧傳聖火受阻

不過,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2014年9月說,過去人們總說體育與政治無關、與金錢和商業無關的觀念是錯誤的,應該摒棄。他認為開展體育運動,離不開要與政治人物合作,故體育界應主動加強與政治力量的聯繫。但他同時強調,儘管許多事關體育的決定都會產生政治影響,然而為確保體育運動的發展,體育組織須堅持中立的政治立場。

■相關概念

地緣政治(geopolitics)

國家形象(national image)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多層思考

1.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以今次歐國盃外圍賽為例,解釋為何大型體育賽事會被利用作展示政治信息的平台。

2. 體育賽事牽涉政治會帶來什麼影響?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闡述你的意見。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巴赫﹕請和「體育與政治無關」說再見〉,新華網,2014.09.20

2 . 陳樹鳴,〈集師廣益﹕奧運可以擺脫政治嗎?〉,《明報?通通識》,2014.03.03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佔領運動的「真正中立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爭取「真普選」的佔領運動被批評阻礙急救服務,同時佔領區有義務醫護人員稱被執法者打中受傷,有人質疑執法者違反人道主... 詳情
【明報專訊】部分反對佔領行動者認為示威者阻塞道路,影響日常救援工作的效率。消防處9月30日指佔領行動令緊急救援服務受阻,中區救護服務影響非常... 詳情
時事點對點﹕研環保英泥 廢玻璃有出路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本港廢玻璃樽出路有限,有本地環保磚生產商與英泥廠合作,10月底推出環保英泥新產品,令廢玻璃出路大增。「青洲英坭」... 詳情
【明報專訊】玻璃是國際認可的可回收物料,不會污染環境或影響人體健康,因此適合重用(reuse)和循環再造(recycle)。將廢玻璃循環再造... 詳情
專題故事﹕韓迷追星大全
【明報專訊】韓流全球化是近年國際樂壇的趨勢,K-pop在全世界打響知名度,遠至歐洲、南美洲都有不少K-pop迷。在香港,韓迷不局限於年輕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t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