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無可否認,香港近年的社會爭議此起彼落,不少學者指出爭議只是病徵,背後反映的是社會出現了「深層次矛盾」。何謂「深層次矛盾」實在眾說紛紜,不過既然這說法最先由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提出,這奡N借用他的看法作為梳理香港社會問題的切入點。
溫家寶在2005年及2009年提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當年該番說話頗為抽象,直至2012年底,他才具體說明香港有六大民生問題,包括就業、物價、住房、貧困、環境、老齡化。溫家寶的分析算是到位,就貧窮議題來說,在本港首條貧窮線下,有六分之一港人屬於貧窮人口,情G令人關注。
六分一港人活在貧窮線下
當然,制定貧窮線是政府處理貧窮議題的第一步回應,但同學想必聽過貧窮線的主要作用是量度和反映整體貧窮狀G,貧窮線本身沒有「實際」扶貧作用,甚至有學者提出以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為劃線只是其中一個標準,若有多條貧窮線,包括以家庭入息四成、五成和六成作為量度標準,將更能反映貧窮人口的不同需要,有利制定更對焦的扶貧政策。
另外,貧窮線出台後,香港市民必會期望政府推出相應的扶貧工作。不少團體留意到在職貧窮家庭是首要關注的群體,行政長官梁振英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亦建議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究竟香港的在職貧窮問題有多嚴重?根據扶貧委員會的報告,全港有54萬個貧窮家庭,當中約三分之一,即約15.6萬個家庭為在職貧窮戶,樂施會在2013年12月的調查發現,逾七成在職貧窮家庭的工作成員每周工作超過44小時,卻依然生活在貧窮線下。
雖然有評論指香港電台製作的《窮富翁大作戰》讓政客有「做show」機會,不過其中田北辰體驗睡板間房和做清潔散工的一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田北辰(圖)在早上6時45分就要換上制服開工,掃街、拖地、清潔垃圾桶,到8時45分,他問記者是否可以吃午飯了,原來他以為已工作4小時,殊不知只是2小時!一天工作下來,他正哀嘆全身痠痛,卻訝然發現其他清潔工人除了早、午兩班,還要兼職夜班清潔,因為縱然已有最低工資,很多低技術工人的收入仍然不夠養家。
最低工資未必夠養家
政府於2010年已為最低工資立法,但由於政府在釐定最低工資水平時,沒有考慮到供養家人的因素,加上部分無良僱主為節省薪金開支,扣減員工的福利,如將有薪午膳和休息日改為無薪,因此單靠最低工資,並不足以令僱員及其受供養家屬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根據統計處住戶開支調查的分析,在職貧窮住戶每增加一名15歲以下兒童,每月額外開支是2785元,大部分在職貧窮家庭需要供養一至兩名子女,提供額外資助可鼓勵這些家庭繼續工作,不用因經濟困難而跌入綜援網,並且能減輕約20萬兒童因資源匱乏而導致的跨代貧窮問題。當然,金錢補貼只是改善在職貧窮問題的其中一環,政府仍需推出其他政策配合,例如每年檢視最低工資水平,增加幼兒託管以改善婦女外出工作機會,並因應住戶的家庭崗位,如照顧者、長者或殘疾人士,提供針對支援及服務。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的扶貧政策,同學又有什麼看法?不妨和老師深入討論。
文︰樂施會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