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江西省宜黃縣檔案館在日前整理民國檔案過程中,發現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頒發的第一代身分證(圖)。 有趣的是,這張泛黃的身分證通過登記指紋符號「斗」和「箕」,達到防止他人冒用的目的。 這張民國身分證為白色雙頁摺式,長16厘米、寬12厘米,紙質,正反兩面鉛印,證件字[斑駁、照片泛黃。 該身分證顯示頒發日期為民國三十六年八月一日(1947年)。書寫方式從左到右,正反兩面是表格式證件。身分證正面右邊題名是「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正面右邊有紅色大方印章(上有「宜黃縣政府」印字樣)。反面左下角有照片,並蓋有「江西省宜黃縣政府戶政室」字樣的藍色圓印章。 細細端詳,證件填寫項卻遠比如今的身分證詳實,有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籍貫、教育程度、職業、與戶主關係,還有外貌特徵、左右手指指紋等,粗略一數竟有28項之多。但在這張身分證的各項表格中,只填寫了簡單的幾項內容。 其中,有的用黑色筆寫,如教育程度,家屬稱謂及姓名,行業及職位,保甲番號,住址;有的用藍色印章蓋上去,如役別及日期,證明長官;有的用黑色筆畫「△」、「○」,如雙手指紋符號,除左手大、小指畫「○」外,其餘全部畫「△」。據了解,那時沒有如今的指紋掃描技術,指紋符號是登記「斗」和「箕」,斗就畫「○」,箕就畫「△」,以達到防止他人冒用的目的。 據專家介紹,當年的身分證如沒有照片的話,還要在特徵欄內註明「左撇子」、「麻子臉」等體貌特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