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首破4000美元 今年跑贏港股美股
【明報專訊】國際金價延續強勁走勢,昨日亞洲時段首次升穿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截至晚上11時高見4050美元,上升1.63%。金價在最近兩個月急升兩成,年初至今則累升達54%,跑贏標指約14%和瓻約34%升幅。橋水創辦人達里奧(Ray Dalio)表示,在政府債務負擔上升、地緣政治緊張、對法定貨幣穩定的信心被侵蝕下,黃金是一種強大的保值工具,認為肯定較美元更有避險作用,並指是優秀的分散投資工具,從戰略配置角度,最適宜在黃金配置資產15%以上。
達里奧:宜佔資產15%以上
昨日港股金礦股繼續上升,赤峰黃金(6693)上升13.26%,山東黃金(1787)升7.61%,自9月初以來已累升逾四成,半新股紫金黃金國際(2259)微跌0.48%,不過以上月底上市招股價計算,已經上升1.04倍。美股金礦股亦表現強勢,市值最大金礦商ETF VanEck黃金礦業ETF(美:GDX),昨日開市上升2.22%報78.7美元,9月以來累升21.84%。
美國政府自上周三(1日)停擺,推高經濟放緩的風險,加上市場人士擔心人工智能帶動的美股升勢有泡沫[象,提高市場近期避險需求。另外聯儲局重啟減息周期,或帶動通脹回升,亦利好黃金走勢。經紀商Vantage Markets分析師Hebe Chen表示,金價上升不只反映避險需求激增,也反映地緣政治和政府財政風險上升,不過金價短期急升後或會進入整固階段。
分析:央行買金支持金價
金價是次上升周期始自2023年10月,自1800美元水平累升約1.25倍,安柏環球金融首席投資總監雷志海認為,金價上升已經與美元走弱、對抗通脹等傳統解釋關係不大。美匯指數至今年才明顯回落,但金價過去兩年亦在上升,而關稅雖然會推高美國通脹,但全球通脹仍然溫和。
雷志海認為,央行加快購入黃金是實際支持金價的原因,俄羅斯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被歐美金融制裁,中國內地近年亦因應對美關係惡化、對美貿易減少而減持美債,加快增持黃金。另外,今年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公布關稅帶來相關不確定因素,亦令不少國家質疑美元資產是否安全,因而尋找替代資產;黃金ETF更為普及,亦吸引散戶入場。他認為相關黃金需求在短期內未見扭轉,金價續有上升空間,但金價急升亦可能減慢央行增持黃金,降低對金價的支持,暫難估計金價可升至什麼水平,不過他認為目前金礦股升幅已過於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