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稱加國將獲「更好協議」 指加美官員正談判關稅條款
【明報專訊】聯邦總理卡尼周三表示,加拿大與美國官員正就一項關稅協議「磋商條款」,他並重申,本國多數產品現時仍以零關稅方式銷往美國,「已擁有與美國最好的協議」,稍後還將「取得更好的協議」。
卡尼周二於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嘗試為持續的貿易戰劃上句號。反對黨周三在眾議院質詢環節提出尖銳問題,質問他與特朗普的會晤取得何種成果。卡尼稱,兩國目前仍圍繞主要產業展開談判,他並形容與特朗普的會面是「思想交流」,強調「此刻我們的團隊仍在談判,這不只是空談,我們會達成協議。」
卡尼稱,儘管雙方的初步焦點是鋼鐵、鋁及能源等領域,但同時也正「研究汽車協議的操作方式」,以及尋求解決對林木產品懲罰性關稅的辦法,「在木材方面我們只會接受最佳的協議」。
卡尼此行未能帶回具體協議,負責加美貿易的內閣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仍留在華府,就潛在協議的細節繼續磋商。
卡尼隨後在一場加美關係峰會上表示,他與特朗普進行了「細致的討論」,並認為在某些行業關稅方面「有望取得具體進展」,這些關稅已對加拿大某些行業造成重創。特朗普的關稅行動導致加拿大鋼鐵和鋁出口大幅下降,數千個製造業崗位流失。
雖然卡尼支持與墨西哥合作並維護《加美墨協定》(CUSMA),但他亦稱,並非所有貿易關係都將受該文件的約束,「我們將會有一些雙邊協議,這是談判的現實之一。」
卡尼重申,在他看來,與美國之間關係日益緊密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的關係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他續稱,他每日醒來思考的並非與美國的關係,而是如何讓加拿大更加強大。
博勵治批總理向特朗普低頭
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則批評卡尼,指他在與特朗普會談時「可悲地」送上一份「價值一萬億元的大禮」,形容他「軟弱地向總統低頭」。
博勵治所指的是卡尼承諾,若雙方能就關稅達成協議,加拿大私人企業將重啟對美國的大規模投資。單是加國退休金計劃,目前就持有數千億在美投資,包括基建、房產及科技產業等。
卡尼在會談中對特朗普表示:「我們是美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單在過去5年的投資額已達5000億元,未來5年或增至一萬億,前提是我們能達成預期協議。」此番言論被視為迎合特朗普一向重視外國企業在美投資的政治風格。
博勵治抨擊卡尼「出賣加拿大工人」,質疑他「在政綱中哪裡見到他承諾要把上萬億投資送給美國﹖」卡尼回應:「我想告訴反對黨領袖,世上有個東西叫私人企業。私人企業會自行作出投資決定。」看似暗諷博勵治長期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