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素憂慮未除 捐款籌資需時
斯省沿海保護區項目停滯 海洋世界30白鯨無處容身
【明報專訊】安省海洋世界(Marineland)主題公園瀕臨破產,其處置園中30條白鯨的計劃遭加拿大漁業部阻撓,部門稱最好還是放歸自然,而「財路受阻」的園方則反駁指,加拿大沒有這些白鯨的容身之所。
這批白鯨是加拿大最後一批人工圈養的鯨類。海洋世界最初計劃是將牠們出售給位於中國珠海市的長隆海洋王國,但聯邦漁業及海洋部部長湯普森(Joanne Thompson)表示,她無法「憑良心」批准請求。
難捱每月200萬元飼養費
計劃受阻後,海洋世界聲稱目前債務纏身,已無法繼續承擔每個月200萬元的飼養費用,希望湯普森提供資金援助,或者能協助尋找地方安置,否則將被迫對牠們進行安樂死。湯普森建議,「非常希望能看到這些白鯨生活在保護區中」。
海洋世界則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保護區能夠接納30條白鯨,其中包括「鯨類保護區計劃」(Whale Sanctuary Project,WSP)在斯高沙省葡萄酒港(Wine Harbour)附近擬建的沿海保護區。
與長隆海洋王國要花錢購買鯨魚相比,WSP項目首席執行官維尼克(Charles Vinick)強調,保護區不會向海洋世界支付費用。「我們認為鯨類的買賣不應繼續存在,而且無論從理念還是經濟上,我們都不可能考慮這一點。」
海洋世界的業主之前發表報告稱,位於斯省東部的擬建地點污染嚴重,自2020年公布建設計劃以來,該地並無任何實際開發進展。「該地點仍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未解決,且完全缺乏已被證明的財務可行性,不應繼續將WSP視為合適的場地。」
「基於目前明顯缺乏進展的狀況,無法估計WSP設施何時才能具備接收鯨類的能力。」
維尼克周二表示,「我們已完成了政府要求的所有陸地和水下環境分析,一個40公頃的漂浮網圍欄未來可容納8至10條白鯨」。
針對海洋世界提出的「該地區因1930年代結束的金礦開採活動遺留廢料」問題,維尼克表示,一項使用碎石與混凝土覆蓋尾礦堆的治理計劃已獲批准,水樣檢測也未顯示任何污染[象。
正面對部分地主反對聲音
海洋世界還指控WSP對海灣底部發現的有毒砷元素問題處理不當。維尼克表示,專家發現這些砷被鎖定在土壤中,只要不擾動,就不會造成危害。「確實對某些貝類捕撈有一定限制,但該區域的龍蝦捕撈和其他漁業活動一直在進行,多年來所有捕撈產品都經過檢查,未發現任何問題。」
至於資金問題,維尼克表示,他所領導的美國非牟利組織仍在通過私人捐款籌資,並計劃不向政府申請這項2,000萬元工程的資金。該項目目前陷入停滯,因為它正面臨當地一些土地業主的反對,除非能獲得他們全體同意,否則項目無法推進。斯省自然資源廳長拉什頓(Tory Rushton)此前表示,不會向WSP批准81公頃土地和水域的皇家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