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上半年280宗自然身故 議員倡建長者資料庫
【明報專訊】近年不時發生公屋長者戶在單位死亡,但長時間未被發現個案;而本月6日房屋署到葵涌葵盛東h上門收回一單位,發現七旬獨居婦倒斃屋內,據悉屍體腐爛發黑。房署回覆本報查詢稱,今年首6個月轄下公屋錄得自然身故個案約280宗。署方又就前述個案回應稱,已於不同時段上門家訪及按戶主留下資料聯絡戶主家人,「無奈其家人亦未能提供進一步協助予房屋署確認戶主情G」。
房署轄下公屋單位內錄得自然身故個案數目,由2015年至今年6月累計約5880宗,其中2015至2021年各年約500宗,2022年增至約800宗,前年及去年分別回落至約700宗及600宗。有關個案主要透過巡樓、家訪、收房行動等日常管理工作,或由住戶親友或鄰居通知屋h辦事處,以及警方等部門或社福機構轉介發現。
房署指葵盛東h獨居婦沒如期交回2024年10月發出的居住情G申報表,曾多次嘗試聯絡戶主不果,至本月初始揭發婦人倒斃屋內。被問其間有否留意住戶水電用量、沒進出大廈,前線人員是否有遺漏等,房署回應稱,已盡力嘗試多種方式接觸戶主,包括不同時段上門家訪及按戶主留下資料聯絡其家人,惟其家人未能提供進一步協助予署方確認戶主情G。
房署:尤關注獨老 按需要轉介
房署又稱,一貫以情理兼備原則處理公屋戶申報,為長者戶提供便利與協助,並特別關注獨居長者,按需要適時轉介個案予其他部門及社福機構提供援助。另4月起試行「長者住戶大門開關訊息系統」,以及部分屋h暢通易達洗手間以試點形式安裝智能監測跌倒系統。
翻查資料,房屋局上月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提及,房署在保障個人資料私隱前提下提供公屋戶資料,以便勞福局建立資料庫跟進隱蔽及需照顧長者個案。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房署引入科技支援長者僅輔助性質,最重要是家人關懷與宣傳鄰里互助;又建議政府應設立跨部門長者資料庫,並適用所有適齡長者。
房委會委員、工聯會議員陸頌雄亦認同需設立跨部門長者資料庫,並透過關愛隊等團體接觸長者住戶,讓長者與社區有情感連結,支援身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