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設定點收治醫院
世衛就全球蔓延發警告 港開防疫會議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周二(22日)就蚊傳疾病「基孔肯雅熱」發警告,呼籲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爆發。佛山本月起爆發(見另稿),本港2020年至今並無錄得確診,政府跨部門的「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昨日開會稱,因應炎熱多雨天氣來臨,加上出入境人流在暑假將變得頻繁,蚊傳疾病輸入個案在本港出現傳播的風險「明顯增加」,各部門須嚴陣以待。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長林緯遜認為,本港控制蚊患措施尚算理想,料出現大規模爆發的風險不高,提醒市民外遊做好防蚊措施。
港5年未見確診 伊蚊指數按年跌
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昨日開會後引述食環署數據指出,今年4至6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上月為9.5%,較去年同期的14%為低,整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達到20%即屬警戒水平)。委員會認為各部門要留意監測指數反映的蚊患情G,加強防治措施。
委員會提到,鄰近地區及部分海外國家的基孔肯雅熱個案大增,港人頻繁往來各地,若外地感染後在港被蚊叮咬,蚊子再叮咬他人,便可能引發本地傳播。委員會又稱雖然本港2020年至今無錄得確診,但業界和市民要提高警覺,加緊防蚊工作。
「充分掌握」粵疫情 口岸加強巡查
新聞稿續稱,衛生防護中心根據粵港澳三地建立的傳染病通報機制,「充分掌握」廣東省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G。衛生防護中心港口衛生科已加強巡查各口岸,確保環境衛生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並會為抵港者做體溫篩查,為發燒旅客做健康評估,需要時會轉介到醫院跟進。中心亦已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呼籲留意外遊回港求診者有否相關病徵,如發現病例應即時轉介入院治理,按機制向衛生署呈報。
林緯遜向本報表示,內地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登革熱,部分地方甚至變成風土病,但本港控制蚊患措施尚算理想,因此即使基孔肯雅熱個案在全球錄得升幅,估計在港大規模爆發的風險不高,不排除多數是輸入個案。
林緯遜倡醫生警覺 市民留意潛伏
暑假是港人外遊高峰期,林緯遜提醒市民做好防蚊措施,包括到多蚊地區時,要穿著適當衣物及使用驅蚊劑等。他稱醫生亦要加強警覺,加強檢測疑似外流入港的個案,並建議相關部門派發更多資訊提高醫生警覺。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基孔肯雅熱病徵包括發燒、嚴重關節痛、出現紅疹等。至於如何分辨是否感染,林緯遜認為市民一般難以分辨,但若曾到過高風險地區,並在2至12天潛伏期出現發燒、出疹及多處有明顯關節發炎等徵狀,應盡快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