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加快推 配合公院收費改革 稱更有效分流病人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服務新收費明年元旦生效,惟政府就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立法,目標明年始提交草案。立法會選委界別議員陳凱欣稱,草案提交立法會的時間可能滯後,認為應早於或與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同步實施,令部分有能力負擔者能更好評估醫療費用,選擇合適的醫療服務,更有效分流公院病人。
陳凱欣:修例助病人掌收費減爭議
陳凱欣認為擬議的修例方向正確,將現時「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的先導計劃」的30種治療程序,未來擴至約500個項目,有助加強保障病人;且立法建議要求醫療機構須詳細列出巡房費、麻醉醫生費等項目,可令病人更清晰掌握服務收費,相信會減少爭議。
外科醫生、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哲玄亦認為立法建議方向正確,相信可加強規管私營醫療機構收費透明度,但建議政府除要求醫生提供醫生費外,可適當提供情境說明,舉例一名健康者與一名患糖尿病長者做小腸氣手術,為何後者費用更高,讓市民更易理解收費。
醫院多用電子系統 林哲玄料行政成本可控
至於公布價目表、提供預算單會否令私院增加行政成本及加劇醫生行政負擔,林哲玄認為現時醫院多用電子系統,料增加的行政成本可控,但建議政府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提供統一的電子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