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極右領跑 進總統選舉次輪
羅馬尼亞事隔約半年,周日(4日)再次舉行總統選舉,同樣出現極右陣營候選人先拔頭籌的局面。親美國總統特朗普、疑歐的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主席西米翁在首輪投票中以得票40%最多,躋身5月18日的次輪投票,將與中間派的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一決勝負。倘最終西米翁當選總統,可能更加壯大歐盟境內的極右勢力,撕裂歐盟的自由主義制度。
羅馬尼亞選舉周一點票結果顯示,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AUR)主席西米翁(George Simion)得票40.56%,無黨派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市長達恩(Nicusor Dan)得票20.91%,獲現屆執政聯盟支持的羅馬尼亞前進選舉聯盟候選人安東內斯庫(Crin Antonescu)得票20.32%,屈居第三。
由於沒有候選人得票過半,兩名最高得票者將進入第二輪選舉。民調反映,5月18日的決選可能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選戰。
38歲右翼民族主義者西米翁慶祝出線時稱,儘管遇到重重障礙及受到傳媒貶抑,但這次選舉是「羅馬尼亞尊嚴的勝利」。西米翁景仰特朗普,承諾要「讓羅馬尼亞再次偉大」。他曾讚賞羅馬尼亞法西斯分子,但指摘普京為「戰犯」。
羅馬尼亞去年11月24日舉行過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惟以首名出線的無黨屬極右親俄候選人傑奧爾傑斯庫(Calin Georgescu)掀起俄羅斯干預選舉爭議。憲法法院12月6日裁定第一輪投票結果無效。該國其後決定5月4日重新舉行總統選舉,禁止傑奧爾傑斯庫參選。
今次選舉被視為「特朗普式民族主義」能否在歐盟崛起的試金石,選舉結果將決定這個北約成員國是否繼續奉行跨大西洋路線。羅馬尼亞總統權力雖有限,但能監管武裝部隊指揮、軍費及外交政策。
(彭博社/BBC/紐約時報/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