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匹」分體機同1級標籤 電費差近三成
【明報專訊】全球暖化下,夏天來得愈來愈早亦愈來愈長。消委會昨公布12款「兩匹」變頻式分體機測試結果,雖然全數皆於「製冷」獲1級能源標籤,但製冷能源效率差異大,表現最佳的冷氣機較最差的全年省電多27.4%。消委會總幹事黃鳳靮出,現時獲1級能源標籤的產品愈來愈多,「你要不斷求進,便需推高要求」,建議機電工程署研究提高冷氣機製冷及供暖表現的能源效益評級標準。
「大金」製冷「三菱重工」供暖最省電
今次測試涵蓋12款分體機,包括5款冷暖空調機及7款淨冷型冷氣機,全數於「製冷」及「供暖」同獲1級能源標籤。消委會實驗結果顯示,中國製「大金」樣本製冷能源效率最高、最省電,泰國製「珍寶」樣本表現最差;假設每年開機製冷共180天,每天12小時,以每度電1.7元估算,兩者每年製冷所需電費分別1184及1630元,相差446元。供暖能源效率最高的泰國製「三菱重工」樣本,則較最低的泰國製「東芝」樣本全年省電10%。
消委會另發現4款樣本的製冷量及供暖量遜於聲稱,包括「日立牌」、「樂信牌」、「美的」及「東芝」,差額介乎1.2%至2.6%,但仍屬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及國際慣常做法容許的10%公差範圍內。消委會稱,消費者普遍期望產品的實際製冷量及供暖量不遜於聲稱,促廠商做好品質監控。
消委倡提高評級標準 機電署:將與業界溝通
自2008年推展的冷氣機強制能源效益標籤計劃,至今年3月中,78%分體機型號屬1級製冷能源效益級別,99%屬1級供暖能源效益級別。黃鳳靮媊鳥鷞q署提高冷氣機製冷及供暖表現的能源效益評級標準,認為「不論是淨冷型冷氣機或冷暖空調機,均明顯有空間推高相關要求」。
機電署回覆本報查詢稱,稍後將與業界溝通協商有關提高冷氣機評級標準。署方又指出,強制能源標籤計劃已涵蓋冷氣機在內的11類訂明產品,將適時檢討產品的能源效益級別標準,從而鼓勵進口商持續引入能效更高的產品讓消費者選擇;而在考慮提高標準時,將參考產品的能源效益級別分佈、若提高評級標準後可帶來的節能成效等因素。
(消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