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藥品半導體展國安貿易調查
【明報專訊】美國商務部周一(14日)表示啟動了對進口半導體和藥物的國家安全貿易調查。這類被視為華府徵收新關稅前奏的調查,依法須於270天內提交報告,不過特朗普等官員暗示可能提前完成。
美國商務部在政府《聯邦公報》上公告,4月1日根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對進口半導體、半導體生產儀器與電子產品所含零件,以及進口的藥物(包括仿製藥、原廠藥)、藥物成分、製藥所需的活性成分與藥理成分,展開國安貿易調查,邀公眾21天內提供意見。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講過會於未來數周對處方藥物進口實施「重要關稅」。他向來稱過度依賴外國進口藥物和晶片,對國家安全是威脅,揚言要徵收關稅重振美國這些產品的生產商。不過倘徵收這些關稅,可能嚴重損害供應鏈和推高美國人生活成本。
產半導體成本增 勢拖慢推新藥
半導體應用於人工智能、汽車、飛機、手機、家電等多種產品,去年全球銷售額逾6000億美元。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封關期間造成半導體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至今仍未完全恢復,若對半導體徵關稅,將增添業界壓力,令美國半導體生產成本增加。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聲明指出,藥物向來毋須徵稅皆因「會推高成本和使救命藥物短缺」。美國生物技術創新組織近日的調查揭示,該國研究藥物的生物科技業有近九成公司依賴進口材料和部件,關稅可致成本上漲(尤其是對歐盟、中國和加拿大徵稅情G),拖慢推出新產品。
在美國進口晶片的主要產地韓國,企劃財政部周二宣布增撥7萬億韓圜(380億港元)投資該國半導體業,使投資額達33萬億韓圜(1792億港元),應對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美5小企集體入稟促停徵關稅
5間需要從受關稅影響國家進口貨物的美國小企周一集體入稟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指總統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向貿易伙伴課徵「對等關稅」屬不法,指「憲法授權國會而非總統設定包括關稅的稅率」等,請求阻止特朗普徵關稅。
(彭博社/國會山報/CNN/法新社/中央社)
(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