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台灣筆電 趁舊合約租車 美國人「避稅」行動最實際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美國人趁在關稅措施實施前,趕購價格昂貴的「大件貨品」以求避過關稅。有消費者認為國際間對美國信任度下降,將持續推高物價。
約翰.古鐵雷斯(John Gutierrez)過去一年一直在考慮購買新筆記型電腦。這位得州奧斯汀居民因攝影工作需要一部運算更快、儲存容量更大的電腦,並已看中台灣某品牌的產品。
對台輸美商品加徵32%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本月2日宣布擴大進口關稅清單,其中對台灣輸美商品加徵32%關稅。當天古鐵雷斯立即向紐約一家專營攝影器材的零售商,訂購一部售價2,4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
他表示,決定現在買、既能擁有最新技術,又不用擔心關稅問題。
經濟學家警告,新關稅可能會導致日常商品漲價,進而削弱美國經濟增長。
美國白宮希望藉此迫使各國開放市場接納更多美國出口商品,促成降低關稅的談判,或促使企業增加在美產能以避稅。
羅伯.布萊克威爾(Rob Blackwell,圖)與妻子需要一輛能滿足從維吉尼亞州阿靈頓到兒子大學長途駕駛的新車。他們現有的電動車車齡較大且續航有限,即將轉給快取得駕照的女兒使用。
他表示,早就告訴其妻子盡快換車,這段時間自己一直關注特朗普關稅政策。
布萊克威爾本想再購電動車,但考慮電動車技術發展迅速,認為租賃更划算。他看中通用汽車新款Optiq,雖是美國品牌卻在墨西哥生產,供應鏈關稅可能推高成本。
聽到新關稅推出後,夫妻二人提前上周便簽訂租車協議。經銷商遵守關稅實施前談妥的條款,但他察覺銷售態度已有微妙變化。他說,市場主導權正從買方急速轉向賣方。
部分汽車經銷商重新議價
加州伯班克行銷策略公司Counterintuity執行長李.沃克納(Lee Wochner)同樣需要換車。工作繁忙的他一直推遲購買商務用車計劃。
至上月27日,他緊急聯絡公司的汽車經紀,表明必須盡快搞定新車。
經紀提供選項後,他最終租賃一輛奧迪Q3,附近的經銷商還把新車送到府上。他估算關稅前簽約讓他省下約4,300美元。
他表示,經紀說有些經銷商已開始不履行原定合約,要求重新議價,擔心後續進貨成本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