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百萬元物業未必富裕 要還按揭者可能捉襟見肘

[2025.03.02] 發表
房產價格上升為百萬富翁重新定義。

【明報專訊】隨着多倫多生活成本持續上漲,亦為百萬富翁重新定義,現下無房貸擁有物業人士,才算是獲得真正財務自由,擁有市值百萬元的物業但仍要償還按揭的,根本不是百萬富翁。

據多倫多地區地產局數據,今年1月各類房產的平均成交價達104萬元,這意味着無房貸負擔的多倫多業主,若坐擁百萬元資產,與部分於2022年入市的購房者,可能面臨房產市值低於未償貸款的窘境人士,不能相提並論。

本身是投資者、亦是理財顧問的占張(Jim Chuong)指出,百萬富翁與財務自由是兩個不同概念,即便擁有汽車房產等高淨值消費品,仍可能並非享有真正財務自由。

「體面生活」單身要稅後年賺6萬

韋爾斯利研究所的調查顯示,多倫多單身職場人士要實現「體面生活」,稅後年收入需達61,654元。

然而,安省最低時薪僅為17.2元,市長鄒至蕙提出的2025年預算案更包含6.9%物業稅調漲。

資深房貸經紀巴特勒(Ron Butler)指,「僅憑房產估值自稱百萬富翁實屬誤導。真正的關鍵在於房屋淨值。若百萬房產背負90萬貸款,實質資產僅10萬元。」

加拿大皇家銀行曾將2022年大多區房價回落稱為「歷史性下調修正」,市場現已重拾升勢。地產局預測今年成交量將增長12%,均價上看147萬元。

根據數據顯示,45%加拿大業主已完全清償房貸,但專家強調,百萬房產並不等於百萬富翁。

地產公司執行董事米洛納斯(James Milonas)便指出,「從會計角度,無貸百萬房產持有者確屬百萬富翁,但更理想時兼具資產與現金流。

占張解釋,「當今市場百萬房產僅屬基本配置,真正豪宅門檻已達400萬元。」

他解釋說,在Summerhill、Rosedale等傳統豪宅區的頂級物業,房價現多集中在400至600萬元間。

面對歷史低位的住房可負擔性,米洛納斯建議年輕買家可考慮「以租養房」策略。

他說,租金相對低廉,置業者不妨購房後,分租去減低財務壓力。他烋還指出,當前多倫多8,500套待售房源中,70%為共管公寓,反映市場傾向細小和可負擔類單位的趨勢。

他特別提醒,疫情期間的低息環境催生大量投機性的槓桿購入物業。這類『新富階層』熱衷購置第二套房、豪車與篤信私校教育,他們卻在房貸續約時面臨重大風險。相較於「世代財富」持有者的穩健作風,炫耀性消費正成為財務健康的隱形殺手。

他說,在多倫多「百萬房產已成標配」,真正的財富密碼在於有充足現金流、多元投資組合,以及對抗持續通脹的韌性。畢竟,當物業稅年增6.9%、基本生活開支突破6萬元,靜態的房產估值早已不足以支撐都會生活的真實成本。

更多加國新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