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之娛:人重要,故事重要,地點更重要——《紅豆》

[2025.02.26] 發表
(劇照)

【明報專訊】舊事物消逝,新時代將至,我們應怎樣紀念前人前事,保存其精髓,傳承其精神,使得人情和文化的發展不會分崩離析?不論是「保育」還是「活化」,沒有故事,沒有對話,盲目存留,其實也沒有多大意思。即將上映的《紅豆》虛構了一家位於九龍城的老字號糖水舖,借這家人的故事,既敘人情,也探討舊區的變遷和飲食文化的消逝,這場故事和對話又能否引出「此物最相思」的情感?

地點是盛載往昔故事的容器

回想最初看到同類題材的電影,是羅永昌執導的《每當變幻時》(2007)。故事虛構了一座名為「富貴墟」的老街市,女主角阿妙為幫父親還債,萬般不情願也要來此當魚販抵債。見盡人情世故,阿妙誓死不嫁街市男人,後來遇上賣魚出身的男主角魚佬,兩人因為街市面對超級市場的競爭、政府關閉富貴墟的決定,患難同當,情愫漸生,然而她始終介意魚佬出身,燃不起愛情之火。10年轉眼過,父親已逝,自己和魚佬各有人生新路向,富貴墟也逃不過清拆的命運,但通過街市中人吵鬧喜樂、或聚或散的故事,觀眾自會體驗到盧國沾為薰妮主唱的名曲《每當變幻時》(1977)撰寫的歌詞「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 一半令人流淚」的意義。舊建築的去與留,從來不止在建築物本身,而是幾代人的情與淚。戲是好戲,遺憾是電影當年在新界粉嶺空置的聯和市場取景,充滿街市真實感,然而電影公司拍攝後無清理好場地,遺留「富貴墟」牌匾遮蓋了原來「聯和市場」的名稱,實在是諷刺。

《每當變幻時》上映一個月後,中環歷史悠久的皇后碼頭正式結束運作,翌年拆卸,其間發生大大小小事件,令社會開始關注「保育」,像謝安琪名曲《囍帖街》(2008),也是文化界對「其實沒有一種安穩快樂 永遠也不差」的回應。不久羅啟銳執導、張婉婷監製的《歲月神偷》(2010)公映,這是導演的半傳記故事,寫1960年代基層家庭貧苦而樂觀的生活,一家人如何面對香港每段劇變,將光陰比喻為偷走身邊美好事物的小偷,引起廣大觀眾共鳴,在海外海內得到不少獎項。故事中一家人開設的「羅記」鞋舖位於上環永利街,為表現實感,建築和景物雖多已事過境遷,電影團隊仍盡力在永利街取景;羅啟銳曾讀拔萃男書院,遂也爭取在母校拍攝,這些舉措,成功帶觀眾回到昔日的氛圍。

永利街位於上環南部必列者士街以南、樓梯街與城皇街之間,有多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仍保留着當年的感覺。本來市區重建局已計劃重建該處,但電影深入民心,導演和居民同時努力發聲保留,市建局終於將之劃為保育區,免於拆卸重建。有故事流傳,有人情留存,這才是最珍貴的保育價值,比電影本身的「獅子山下」精神更挺得過時代考驗。

地點是打開回憶之門的鑰匙

曾憲寧執導的《燈火闌珊》(2023),講的則不是建築物,而是香港獨特的霓虹燈招牌街景和手藝。時代變遷,數十年前的霓虹街燈因不符安全法規,面臨清拆,相關的手工技術也漸漸失傳,明明是舉世知的國際性標誌,昔日璀璨繁華如今卻漸成往事。一如故事女主角父親,他是一流的霓虹燈師傅,故事開始時卻已離世,實在可惜。可是電影不止一味懷緬舊日,既講這破碎家庭如何修復關係,也講新人承傳衣缽,雖無法重現輝煌,但可設法在新時代中找到全新價值。電影不能全以實景重現霓虹雜陳的景色,但資料蒐集認真,配以往昔照片和影像,故事中呈現的霓虹燈製作手藝也由真實高手指導,細節相當傳神。「保育」既可以是實體的建築,也可以是無形的技藝,重點始終是對歷史的尊重和真實的感覺,而非純粹虛文式的致敬。

如今《紅豆》也走同一創作路線,講破碎家庭如何面對老舖的危機、技藝的失傳,如沒有新鮮元素,難免令人感覺是照辦煮碗,戲中的陳皮紅豆沙也許可口,卻也未必能使觀眾再來一碗。任達華在《歲月神偷》、《燈火闌珊》和《紅豆》同樣飾演老師傅角色,皆不擅言辭、性格固執,為傳統技藝難傳而惆悵。一而再再而三,倘若「保育」說的都是同一個故事,再三重複也就沒太大意義了。

更有甚者,拍九龍城,在真實街道取景的篇幅不多,糖水舖一望便知沒有香港感覺,卻煞有介事說「地點不重要,重要的是人(It's not about the place. It's the people)」,流於自欺欺人。人重要,地點也重要;故事可以虛構,景觀可以建構,但實感如何「保育」,正是考驗電影人功夫的時候。

■陳廣隆

(中文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文:陳廣隆

圖:劇照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57期]

更多教育
時事中文:春運打蛇餅回家
【明報專訊】中國文化重視「家」,儒家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視為人生目標,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能穩定繁榮,傳統更有「家和萬事興」的說法... 詳情
Talk of the town : A newcomer in AI
【明報專訊】A Chi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any, DeepSeek, unveiled a ... 詳情
Talk of the town : Challenges brought by DeepSeek
【明報專訊】It is commonly known that training AI models requires massive in... 詳情
【明報專訊】■Gear up 1. True 2. massive 3. breakthrough (Critici... 詳情
Comic : JD Vance's journey from struggles to success
【明報專訊】The Smarties and Eason are playing a card game. ■Know more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