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本分頭示好 歐盟擬降美車關稅
歐盟和日本分頭向美國示好,期望避免特朗普2.0的關稅戰,台灣也計劃派官員赴美商討。《金融時報》(FT)上周五(7日)引述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報道,歐盟擬將美國汽車進口關稅下調至美方對歐洲汽車徵收的水平。另外,特朗普同日表示日本製鐵(日鐵)已放棄收購美國鋼鐵(美鋼),轉而「大規模投資」美鋼。
朗格(Bernd Lange)向FT表示,歐盟願大幅調低美國汽車的進口稅至接近美方對歐汽車關稅的2.5%水平,指「可嘗試在增加成本及關稅前,跟美方達成交易」。
歐盟2022年對美出口近74萬輛汽車,總值374億歐元,從美國進口量則為逾27萬輛,總值87億歐元。歐盟委員會的這項決定將適用於中國等其他世貿成員國的汽車,FT指歐盟官員不憂慮中國汽車因而湧入歐洲市場。歐盟官員表示已諮詢德國等區內汽車製造大國,料其不會反對,歐洲汽車業界已表支持。朗格稱,歐盟亦擬向美國購買更多液化天然氣(LNG)和軍備。惟朗格警告若談判破局,歐盟將首次動用新制訂的反脅迫工具(ACI),暫撤美國科企在歐盟範圍所享用的知識產權,例如免費使用軟件,或向美國串流服務等平台徵稅。
台官擬赴華府盼免晶片稅
特朗普指日鐵棄購美鋼,兩名知情人士向FT透露,全面收購計劃雖告吹,雙方仍有機會談判局部收購,容許美鋼保留現有名字繼續營運。
美國恐對台灣晶片加徵100%關稅,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昨稱,台灣是美國最好的貿易伙伴,關稅想法「應是溝通上不那麼順暢導致」,經濟部規劃派出次長、副署長赴華府向特朗普團隊溝通解釋,「盼能有好結果」。
美日聲明談台海 現狀表述提反對「脅迫」
另外,美日峰會聯合聲明提到「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來單方面改變東海和台海現狀的企圖」,是繼特2.0次日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外長會議聲明後又一次在相關表述加入「脅迫」(coercion)一詞,料反映新政府的政策微調。有分析認為,用上脅迫一詞將可涵蓋禁運和網絡攻擊等經濟措施。
(金融時報/路透社/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