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屋一人長者 月入中位兩年C六成 房署歸因在職者增 議員:顯不少人綢繆退休
【明報專訊】近年本港人口老化,在職長者趨增對輪候公屋影響浮現。房委會2024年公屋申請者統計調查顯示,60歲或以上的長者一人申請者每月入息中位數升至6300元,較2022年3900元大增逾六成(表1),房屋署解釋與此類申請者仍在工作的比例趨升有關。另調查亦顯示30歲以下單身申請者具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學士及研究生)佔總數53%(表2),同時該年齡群組約六成新登記是以學生身分申請。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申請公屋單身長者月入中位數增加,顯示不少人未雨綢繆以便退休可入住公屋,但認為房委會毋須收緊長者申請資格。
現時房委會有為長者設立「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人除須符合公屋輪候冊基本申請資格外,申請時須年滿58歲,並在配屋時年滿60歲;而符合資格的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較早獲處理。據房委會早前向本報提供資料,截至去年9月公屋輪候冊長者一人申請累計約2.45萬宗,較2019年3月底1.58萬宗增55%。
在職比例32%增至44%
房屋署有定期做公屋申請者統計調查,去年首季隨機抽選約4500名申請者參與,整體回應率為79%。結果顯示,截至2024年3月底,整體一般申請者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1.6萬元,較2022年同一調查1.35萬元升18.5%;其中一人一般申請者(即60歲或以上長者一人申請者)為6300元,較2022年3900元大增61.5%。房署在提交房委會的文件解釋,相信因長者一人申請者仍在工作的比例提升,由2022年32%增至2024年44%。
此外,43%長者一人申請者以「希望獨自居住/分戶」為申請公屋原因,以「現時居所租金高昂」為原因則有35%。截至2024年3月底,19%一般申請者有興趣以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當中首選是居屋(76%),其次為綠置居(58%)。
新登記30歲以下 比例跌至8%
至於新登記一般申請者年齡,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為平均53歲,較對上一年的51歲上升。而30歲以下新登記一般申請者比例,則由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12%,降至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8%。
梁文廣:仍屬有需要群組 毋須收緊
立法會議員兼公屋聯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申請公屋的單身長者收入上升,反映更多長者為退休後住屋做準備;而60歲或以上全長者戶可獲豁免富戶政策申報入息及資產,只要未擁有住宅物業,他們未來便可以取回的強積金過活。他認為縱使在職長者輪候公屋數字上升,但仍屬符合資格及有需要的群組申請,房委會毋須收緊申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