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錯電郵 租金匯同名收款人 業主遇老實人「自首」保不失
Interac疑卸責 銀行終聯手解決
【明報專訊】安省居民邁克安德伍德(Mike Underwood)與女友羅伯遜(Jessica Robertson)去年賣掉在比弗頓(Beaverton)的房子,在多明尼加共和國購買一套柏文單位放租。由於他們遲遲未收到租客繳付的租金,才發現這筆逾4000元的款項被錯誤匯到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人士賬戶。
當時一名租客同意長期租住他們的單位,並按要求通過電子轉賬支付4,182元的租金。但羅伯遜後來發現,她在輸入電郵地址時,誤刪了兩個數字,令這筆租金最終被轉入了另一位同樣叫「邁克安德伍德」的道明銀行(TD)賬戶。原本這應該是匯入加拿大皇家銀行(RBC)的賬戶(右圖)。
銀行需時調查 資金凍結逾2月
羅伯遜說:「我當時非常慌張,立刻給租客發消息,指那是錯誤的電郵地址,這是個失誤。我們能把錢退回來嗎?有沒有辦法馬上解決?」
幸運是,收到這筆錢的安德伍德發現這是一個錯誤,並聯繫了他的銀行,表示自己不應收到這筆資金。
雖然2位安德伍德都同意這是一場誤會,但由於銀行正調查事件是否涉及欺詐,令這筆資金被凍結超過兩個月。
事主安德伍德說:「我不明白為何一個轉賬系統竟然沒有簡單的安全保障,防止有人輸入錯誤資料。」
對此,Interac發言人表示:「一旦存款完成,交易便無法撤銷。因此,用戶應仔細核對自己輸入的金額和收款人的信息。」
電子轉賬資料 建議定期更新
對於Interac的回應,事主安德伍德覺得該公司只是將責任推到用戶身上。該公司表示,如他們要回這筆錢,便要自行聯絡收款人。
經過調查,道明銀行與皇銀合作,成功將資金轉回給正確的收款人。
為幫助消費者避免類似情況,Interac提供以下建議:在發送電子轉賬前,務必確認收款人的聯絡方式,並核實其電郵地址。
如收款人已註冊自動存款(autodeposit),系統會彈出收款人的法定姓名,提供額外機會確認轉賬對象是否正確。
Interac還建議用戶定期更新銀行賬戶的電子轉賬資料,例如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就像搬家時需要更新郵寄地址一樣。如不慎將資金轉錯賬戶,或懷疑遇上詐騙,Interac建議立即聯繫自己的金融機構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