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穗「層層疊」古蹟印證城區千年不變 發掘城牆堤岸古道書院等572處遺址
【明報專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上月底公布,於北京路鬧市附近的「小馬站-流水井古城遺址」取得考古突破。該處現存堆積土層由漢代一直持續至民國時期,發掘出包括城牆、堤岸、古道及書院建築等572處各類遺蹟,出土文物2800多件。該處考古遺蹟「層層疊」的特點,再次印證廣州古城核心區千年未變的歷史。
明報記者 林迎
廣州小馬站-流水井古城遺址位於越秀區中山五路南側、教育路東側,位處廣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區的核心地帶。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1996及1998年,該處遺址東北部曾發現一段東漢、東晉、南朝時期的城牆,是當時廣州城的西城牆。為配合越秀區大小馬站書院群保護項目(北地塊)的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4年1月起開始發掘該處遺址,面積共2400平方米,最深處距地表約9米。
底層城牆始於東漢 印證「步騭遷州」
考古院上月底公布最新成果,重要發現之一是「層層疊」的東漢、東晉、南朝及唐代城牆,最底一層東漢城牆呈南北走向,發現的一段長11.6米、寬10.1米、殘高0.8米,用山崗土夾雜瓦、陶殘片夯築;在其上的東晉城牆則由牆芯、包邊磚塊組成,部分磚上模印「泰元十一年」、「泰元十二年」紀年文字。南朝城牆則在上述基礎上擴寬,部分缺口由唐代牆磚補齊,城牆外側還有東晉、南朝時期的馬面(突出於城牆外的墩台)等大型附屬結構。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主任程浩表示,東漢段城牆很可能是交州刺史步騭(粵音質)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南越國時期建築基礎上重建番禺城期間修築,與「步騭遷州」的歷史相印證,東晉、南朝城牆在其基礎上不斷修繕、加建,並沿用至唐晚期,說明廣州城的西界在近700年間沒有變化。程浩說,「東晉城牆在夯土牆芯兩側用磚包邊的方法,也是我國較早使用磚砌城牆的實例,體現了在南方多雨潮濕環境下的建築特點,是中國古代建築考古的重要發現。」
遺蹟揭示廣州不同朝代水系變化
古代廣州城依珠江而建,本次亦發掘出豐富的水系遺蹟,包括南漢湖岸石護堤、宋代磚駁岸(另一類護堤建築物)和唐宋木堤等。其中由土石砌成的南漢湖岸護堤長29米,自上而下向西傾斜,共達9層,殘高1.8米。護堤西側有疑似宋代碼頭建築,兩側用石塊包邊,中間用紅土夯築,自城牆邊向西湖水域方向伸出。碼頭南邊則是用南漢、宋代磚堆成的駁岸,西邊還有兩段破壞較嚴重的唐代和宋代木堤岸。專家指出,由此可揭示不同朝代的水系走向變化,對研究廣州古代歷史地理有重要意義。
此外,在遺址中部清理出一段長20米、寬3.1米、呈南北方向的路面,自上而下分屬清晚期、明晚期和明早期3個歷史時期。清晚期路面用紅砂岩條石鋪砌,明晚期則用紅砂岩條石包邊,中間用碎磚石平鋪地面,路面中間略高於兩側。遺址中還發現6處磚結建構築,或與清代書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