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國企股料向好 中移動可吼

[2024.12.17] 發表

恒指昨日跌175點,收報19,795點,成交額1340億元。內地與本港股市繼續受壓,市寬偏弱,領升大市以高息中字頭為主,中資電訊、內銀股、三桶油跑出,消費相關偏弱。

政治局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內地與本港股市反應欠佳,中財辦周末期間嘗試解畫,希望將明天才給你吃的大餅,畫得更大更漂亮,能令股市止跌回穩,但周一市况仍疲弱。一方面是市場對中央一直畫大餅的做法失去信心和耐性,另外11月經濟數據也一般,過去兩個月的刺激後,仍然只看到股市升了、債息崩盤下跌,對實體經濟效果仍然成疑。

1至11月固投升3.3%,低於1至10月的3.4%,當中國有控股的固投升6.1%,民間跌0.4%,國進民退趨勢相當穩固。地方債置換工作以極速進行,2萬億元隱債置換已完全披露了,中央也為地方投資鬆綁。例如有地方對省屬國企投資定出明確要求,禁止投資預期收益率低於5年期國債利率的商業項目。昨日5年期國債收益率卻只有1.43厘。

政策兌現後 A股易跌難升

如此低門檻的投資要求,地方債務又置換了一批、節省了利息支出,明年首季由地方拉動固投是值得期待的。股市反應差,其實是國慶前後內地與本港股市炒得太厲害,尤其是A股,很多中小微盤股比美股的動力股更貴,政策兌現後自然易跌難升。

內需也持續疲弱,11月社消升3%,但這是在中央大力補貼以舊換新的情况下出現,期內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家具類、汽車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2%、10.5%、6.6%、2.9%。沒有補貼而又非必需的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跌4.5%、化妝品跌26.4%、金銀珠寶跌5.9%。

國債繼續是大贏家,10年債息一度低見1.716厘水平,30年債收盤也跌至1.965厘。在這背景下,高息股向好,中字頭成了贏家。或者大家會問,中國利率一直向下,為何到了現水平,高息股才突然跑出,這相信與內險股的資金成本有關。

內險股的資金成本目前在1.5%至2.5%之間,就算今年有所下調,但綜合來看應不會低於2%。在踏入12月前,10年債息仍守住2厘水平,內險股仍會有配置意願,但當債息以遠遠超出預期的速度和幅度下降,無論10年債還是30年債的息率,都已低於其資金成本。即使保單回報率高於存款利率,內險股保費收入增長理想,但資金成本倒掛後,現在可能會賣一單、蝕一單。

人幣或貶值 成高息國企股最大不利因素

內險股有兩個選擇,一是下調保單預期回報率,二是尋找國債以外具穩定回報的投資項目。兩者可以同步進行,而後者的選擇明顯就是高息國企股。在中資電訊股、內銀股、石油股、電力股等板塊之中,中資電訊股變數相對較少,中央已很久沒有要求提速降費,ARPU、盈利和派息近年也較為平穩。

本欄早前也建議70元邊附近買入中移動(0941)暫時表現還不錯,但也要留意,內險股不會不惜一切地去搶高息國企股,在適合價位會買,但也可將保單回報率調低,這是一個動態過程。大方向是高息股會成為內地機構的必須配置領域,筆者覺得2025年會向好,但對於暫時仍未受外匯管制的香港投資者,要同時考慮人民幣貶值的潛在風險,這可能也是港股上市的高息國企股的最大不利因素。

更多經濟要聞
中國鐵塔近期再起動 可上試1.3元
中國經濟數據連番令市場失望,拖累港股持續下滑,恒指昨日下跌175點,收報19,795點,主板成交降至1341億元。市場對於內地經濟信心下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