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AI滋生新型侵權行為
經典國產老劇被AI(人工智能)「魔改」的影片在網絡熱傳。專家指出,AI技術確實帶來許多積極作用,但也滋生很多新型侵權行為,為新型侵權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央視新聞」報道,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工具和手段本身並不構成侵權,因為工具往往是中立的。這種「魔改」影片往往使用原來影視劇中的部分片段,使用原來影視劇中某些人物形象,可能會涉及侵犯明星的肖像權。
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認為,影視經典既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如果《三國演義》張飛等人物形象被肆意扭曲,甚至被「魔改」成為與原著精神內核相悖的形象,是對經典的褻瀆。他說,「這些經典作品劇本的創作周期都有好幾年,導演也付出了很多精力。現在通過AI技術改編,把原創者表達的內涵、思想都改變了,違背了原創者的初心。」
AI是一把雙刃劍
「南方網」發表評論文章稱,AI是一把雙刃劍,其帶來的機遇與潛在的風險並存。如果一些創作者為吸引眼球,過度追求新奇和搞笑,而徹底扭曲了原著的精神內核,異化為沒有邊界的惡搞,那就不僅達不到幽默的效果,還容易對原作品和表演者的形象造成損害,甚至涉嫌侵權,帶來法律風險。
文章指出,相關部門應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AI技術應用邊界,強化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