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全球數碼競爭力 港升3位至第七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2024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位列全球第七,較去年上升3位,在3個影響因素「科技」、「知識」及「未來準備」排名中分別位列第三、第五及第十五。政府發言人稱排名肯定本港數碼競爭力,又說國家支持本港成為創科中心,強調創科屬推動本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政府發言人表示,《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創科生態系統建設,如「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等,政府會繼續建設創科基礎設施,例如將投入運作的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和正接受申請的30億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政府稱將繼續與社會各界合作,持續完善創科生態系統,鞏固香港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並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平機會:5年9宗保險投訴涉殘疾歧視 無自閉症個案
具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幼童不時遭保險公司拒保,育有自閉童的宏利金融亞洲有限公司主席戴明鈞(Damien Green)日前在社交媒體申訴。平機會回覆,過去5年接到9宗涉及保險產品或服務的殘疾歧視投訴,無個案涉及自閉症患者。平機會指不會評論或判斷個案是否構成違法的歧視行為,但《殘疾歧視條例》訂明,除非服務提供者能證明為殘疾者提供服務會造成「不合情理的困難」,否則可構成歧視。
自閉兒生命建立發展社創辦人劉國威表示,自閉童難投保的問題「多年來沒改善」,舉例他至今仍未能為患自閉症的兒子購買人壽保險,保險公司亦不會詳細交代拒保原因。他稱即使小部分家長成功為自閉症子女投保,承保條款亦較苛刻,包括長達5年的觀察期。
香港保險業聯會稱,各險企對自閉症患者投保危疾或醫療保險「有各自的核保準則」,考慮因素包括投保人年齡、健康及治療情况等,提醒投保人須如實披露健康情况及病歷。聯會稱市面上有保險公司為健康狀况良好的自閉症患者承保,部分接受輕微至中度個案的危疾及醫療投保。
■人力報告涵AI影響 勞福局:再培訓局將開更多課程
政府日前預計,2028年本港人力短缺將升至18萬人。因應近年人工智能(AI)應用愈趨普及,勞福局長孫玉菡稱,人力推算報告已計算自動化和AI應用的因素,推算很多行業的人力需求已減少10%至20%。他說,僱員再培訓局未來會開辦更多課程,「你不懂用可能找不到好工作,你懂得用機會便會增多」。
孫玉菡預計,2028年市場強調數碼應用能力,尤其分析數據及運用AI知識,而AI風險專家及自動化工程師等將愈趨普及,料不少行業數年後會面對數碼化轉型及應用AI增加生產力。孫稱不用太擔心AI取代人,以前電腦面世時大家也擔心被搶走工作,認為勞工可學習AI技術應用,提升競爭力。
■珠海撞人案 粵省委:公共場所加強安全管理
珠海一名62歲樊姓男子涉嫌11月11日晚上駕車故意衝撞珠海體育中心內的人群,造成35人死亡、43人重傷留院。珠海市檢察院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准拘捕樊。
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日前主持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會議指出珠海案件給「平安穩定大局」造成嚴重影響,給群眾安全帶來慘痛損失;要及時創新和完善社會治理方式手段,全面提升維護安全穩定的能力水平,依法嚴懲兇手,震懾犯罪、安定人心。會議亦要求加強管理公共場所安全,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結合,落實「人車分流」和「硬質隔離」。「硬質隔離」指水泥、鋼鐵等材質的非移動路障。事件中目擊者曾稱樊駕車輕易撞開鐵柵。
■糖尿病成人患者 32年增1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非傳染性疾病危險因子國際聯盟組織 (NCD-RisC)在醫學期刊《刺血針》發表研究,指出全球約8.28億名18歲或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當中約4.45億名30歲或以上的患者並未接受治療。研究又指由1990至2022年,全球患糖尿病成人增加一倍,主因是低至中收入國家的病例增加。
研究顯示,全球18歲或以上人士患糖尿病比例從1990年的7%增至2022年的14%。研究人員分析數據發現,太平洋島國、加勒比海地區、中東、北非、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的人均糖尿病患病率最高,超過25%。部分富裕國如日本、加拿大,或法國等,患病率則維持不變甚至下降。研究作者之一、喀麥隆的雅溫得第一大學教授姆巴尼亞(Jean Claude Mbanya)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僅5%至10%患者有接受治療,大量患者面臨嚴重併發症風險。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