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美碼頭同爆罷工 威脅北美供應鏈
每日價值36億元商品跨越邊境勢受阻
【明報專訊】加拿大剛剛逃過了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劫難,與加拿大關係緊密的美國那邊又爆發東部海岸碼頭工人大罷工,加上加拿大滿地可港的工人罷工,新一波的勞工行動陰雲正籠罩北美的供應鏈系統。
商業團體表示,如果這些美國港口關閉,將威脅到上述貨物的運送和可行性。「任何重大中斷都可能真正危及加美兩國多個行業工人的生計」。
從緬因州(Maine)到德克薩斯州(Texas)的36個美國港口的工人,在周二早晨走上糾察線,就工資和自動化問題進行罷工。
美國港口資方與國際碼頭工人協會約4.5萬名會員之間的合約於周一午夜到期。
費城港的工人在港口外高呼,「沒有公平的合約就沒有工作」。這是工會自1977年以來首次舉行罷工。工人們在一輛貨車的側邊設置了留言板,上面寫著,「自動化傷害家庭:ILA堅持工作保護。」
代表港口資方的美國海事聯盟(U.S. Maritime Alliance)周一晚間表示,雙方已不再堅持先前提出的工資方案,但仍是無法達成協議。
與此同時在加拿大,滿地可的碼頭工人在星期一就開始了為期72小時的罷工。
這次罷工導致2個碼頭關閉,而這兩個碼頭要處理加拿大第二大港口約40%的貨櫃運輸量。
隸屬於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anadian Union of Public Employees)的當地工會表示,這種施壓策略的目的,是為定期排班和提高工資的要求增加籌碼。
上周日,海運僱主協會(MEA)表示,它已經嘗試一切可能的手段避免罷工,包括調解和加拿大勞資關係委員會當天下午的緊急聆訊。
美國白宮周二發表了一份由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共同發表的聲明,表示他們二人正在密切關注碼頭工人罷工的影響,並敦促雙方在談判桌上達成協議。
這兩次罷工正處於關鍵時刻,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幾周時間,而北美經濟的利率上漲壓力正在放緩。但這一趨勢,可能因罷工面臨風險。
穆迪公司周三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美國港口罷工如果持續超過一周或兩周,將導致價格上漲、製造業原材料和零售商品明顯短缺。汽車行業將因進口零部件庫存減少而陷入困境,農產品進出口也將放緩。
加拿大商會(Canadian Chamber of Commerce)表示,每天有價值36億元的商品和服務跨越美加邊境。
大量進口貨品經由美國東岸港口進入加拿大,其處理能力遠超加拿大大西洋主要港口哈利法克斯港和滿地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