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小型地皮減附帶條款 工程師學會:增投地意欲利開發
【明報專訊】工程師學會近日就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意見書,建議政府檢視賣地條款,如減少要求小型項目提供公營設施、檢視審批程序等,以維持穩定的土地供應。學會會長馬紹祥昨解釋,若減少建設社區設施等附帶條款,尤其是較小的地皮,可有利業界開發土地。學會又建議精簡發展程序,包括設立一站式平台,容許項目業主在統一中央窗口,提交申請及所需文件,節省時間,並同步推進申請文件及審批電子化。
建一站式平台 精簡申請程序
土地及房屋供應方面,學會建議當局應優先開展交椅洲人工島工程,確保土地供應;又建議應讓私人企業投資基建及建造項目,包括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及發售基建債券等。
談及近期有建造業者反映私人工程量持續減少、開工不足等問題,馬紹祥指香港基建工程量在過去多年維持高水平,即使在經濟周期出現一些下調,不會帶來長遠影響,當然短期內會發生個別事件,但不會評論太多。他稱,香港是一個密集城市,當人口不斷增加,對基建和建築項目有一定需求。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卜國明表示,私人工程減少,這是經濟周期使然,故學會向政府建議利用私人市場釋放出來的生產力,加大力度邀請私人企業參與政府的基建、交通等工程項目,發揮調節經濟的作用。
稱基建有需求 籲政府留人才
人才培育及教育方面,學會建議政府支持學會成立平台,促進內地優秀工程企業及工程人員與本地企業及工程師合作,打入國際市場;又希望當局盡快檢視並修訂大學工程學科入學要求和中學課程,以及優先培育本地工程人才。馬紹祥引述去年建造業議會人力調查指出,未來5年香港將缺少3000名工程師,因此如何保持和培育足夠的人才,是重要課題。
對於政府近日公布不批出最新一輪建造業輸入外勞配額,馬紹祥說,政府輸入勞工政策是審時度勢、靈活處理,按香港需要輸入人才,以滿足社會在不同時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