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迎第300潛 研太平洋海底生物
【明報專訊】中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昨在西北太平洋完成自2009年首次下潛以來的第300次下潛。在往後30多天,「蛟龍號」將下潛17次,運載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推動深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新華社報道,「蛟龍號」昨運載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科學家許學偉以及潛航員齊海濱、張奕完成本航次首次下潛,主要任務是觀察及拍攝一座未命名海山山坡到山頂的海底生物分佈,採集生物、水體、地質樣本和環境參數數據,並測試潛水器各項功能。
經逾6小時潛航,「蛟龍號」帶回水下2000米的4K高清影片,以及岩石、海綿、海星、珊瑚等樣本。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組織,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落實,科考隊跟隨船舶「深海一號」於北京時間前晚抵達,計劃在西太平洋的3個作業區下潛18次,調查海山生物類群,掌握海山位置、環境特徵和生物群落組成,為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的「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學計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