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專家:賀錦麗代打縱勝選 難動搖中美前景

[2024.08.07] 發表

外界就美國大選對中美關係前景影響的分析,一直圍繞拜登和特朗普兩位新舊美國總統。然而,隨茈薔D黨將由副總統賀錦麗代替拜登逐鹿白宮,這些分析應如何作出調整?王緝思(圖)等3名內地學者本月1日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坦言中國專家普遍認為,基於國內政治考量、全球戰略關切和兩黨對華共識的三大因素,無論特朗普還是賀錦麗入主白宮,美國對華政策都分別不大,而會繼續採取「戰略競爭甚至遏制為主,並以合作與交流為輔」的形式。

這篇題為「中國傾向於哈里斯(賀錦麗)還是特朗普?為何中國戰略家視兩者差別不大」的文章,署名是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的創始院長王緝思及兩名助理研究員胡然和趙建偉。王緝思等坦言,「比兩黨對華立場更重要的,是美國國內對中國的不同層次的認知分析及其實際政策涵義」,大多數中國觀察家不期待美國對華政策會發生重大轉變,但正探究當前美國政策圈的哪種思路最終可能成為主流。

特朗普拜登同視國內利益優先

首先,文章指特朗普「美國優先」口號和拜登「中產階級外交」主張都生動展示美國國內政治與對外政策之間的緊密聯繫。「美國優先」主要回應美國選民對全球化和移民問題的擔憂,政策結果是特朗普政府提高貿易壁壘、限制移民,並減弱美國在國際組織的參與。拜登政府則表明「外交政策決定旨在符合國內選民的利益」,故有與特朗普相似的國內政治考量,嘗試重構國內產業政策和國際經濟規則,以促進國內利益。

其次,王緝思等人認為儘管美國分散大量精力處理俄烏衝突和以哈戰爭,中國仍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首要關切,許多美國戰略家續呼籲華府加快「重返亞洲」步伐。第三,當前美國政治環境中,「鴿派」和「鷹派」的傳統二分法已難以全面反映美國對華複雜看法。

美決策圈未就對華政策達共識

按其說法,美國戰略界大致可分以下三大派別,雖然具體政策觀點不同,但一致認為中國對美國構成重大挑戰:

(一)「新冷戰鬥士」 - 認為中美競爭是零和博弈,兩國已走入新冷戰,例子是特朗普政府前高官博明和共和黨眾議院中共特設委員會前主席加拉格爾的《外交事務》文章主張美國「必須勝出而非管控」對華競爭

(二)「競爭管控者」 - 認為中美競爭不是零和博弈,故制定與中國共存的戰略至關重要,可參考拜登政府國安高官坎貝爾和蘇利文2019年《外交事務》舊文,當中建議「以競爭為主,以合作為輔」

(三)「和解派」- 比其他派別更擔心中美競爭可能會升級為激烈對抗,例子是學者白潔痔M奧巴馬時代副國務卿斯坦伯格對博明、加拉格爾文章的反駁,主張中美共同降低戰爭風險,並在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等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合作,才符合兩國利益

王緝思等人認為,華盛頓政策圈似乎尚未就「哪種對華政策主張最好,或者中國在哪方面的挑戰(政治、軍事、經濟還是全球治理)最為嚴重」達成共識,故中國務須了解這些不同主張如何影響美國、特別是下屆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

「賀錦麗較特朗普更可預測」

具體談到賀錦麗可能上台時,王緝思等人相信其政府如果大體延續拜登的政策,則很可能會加強對華戰略競爭,並鞏固拜登建立的美國與西方和亞洲國家的對華同盟,「與特朗普獨斷專行且反覆無常的決策風格相比,哈里斯(賀錦麗)的對華戰略很可能會更有條理、更可預測」。

美學者:估美延續8年來對華政策

事實上,一些美國專家也預期無論誰人當選,下屆美國政府都會沿襲過去8年的對華路線。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頂目主任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7月底在「中美聚焦」網站撰文,指從特朗普到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最大特點是其一貫和延續性,其間政治外交、軍事安全、經濟商業、科技等近乎所有政策範圍都如一列「直通火車」,兩屆政府的差異更多體現於程度,而非實質內涵,故可預期未來美國對華政策會是在過去8年往績上伸延。

不過沈大偉提醒,不應假定賀錦麗單純在對華政策或人事上簡單繼承拜登政府,而第二任特朗普政府也可能在對華佈局上作出轉變甚至意外安排。明報記者

更多國際要聞
伊朗即將攻擊以色列以報復哈馬斯領袖哈尼亞在德黑蘭遇刺身亡之際,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在伊拉克西部駐有美軍及聯軍部隊的阿薩德(al-Asad)空... 詳情
聯合國周一(5日)表示,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9名職員可能涉及哈馬斯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南部,已被解僱。以色列... 詳情
委內瑞拉反對派號召軍警起義
委內瑞拉政府控制的全國選舉委員會上周宣布總統馬杜羅勝出大選連任、惹反對派及西方質疑選舉結果後,反對派陣營總統候選人岡薩雷斯周一(5日)在社交... 詳情
英國上周利物浦附近3死持刀襲擊案觸發全國多處騷亂,首相施紀賢周一(5日)與警方召開緊急會議後表示,會成立由專業警察組成的「常備軍」增強警力遏... 詳情
應學生呼籲 孟加拉諾獎得主允掌臨時政府
孟加拉反公職配額示威引發總理哈西娜周一辭職離國後,陸軍總參謀長扎曼周二(6日)會見發起示威的學生領袖,商討國家未來方向。反歧視學生運動(SA...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