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人卅八載 蘇炳輝將卸任津小議會主席 陰晴縱不定 續守教育之美
【明報專訊】在教育界的時光轉眼已38年,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蘇炳輝即將卸任,並離開創校的天水圍循道徽z小學(下稱天循)。他接受本報專訪回顧教界歷來的陰晴不定,但不變的是學生均有所成長,作為校長見證他們步向不同人生路。他一直認為做校長可以堅持心中「美好且理想的教育理念」,寄語教界莫因過分憂心,導致「教育之美」化為烏有。
明報記者 鄧佾文 葉希雯 黃嘉妍
天水圍創校 辦海外團拓學生視野
蘇炳輝先後任職3間小學,1999年到天循做創校校長,見證校地動土,又記得早年外界視當區是「悲情城市」,無阻小伙子隻身接受挑戰。他讀書時曾到中小學實習,「發覺小學生很純真,要modify(改變)他們或建立品格,都是最好的時機,所以選擇從小學開始」。
蘇說部分學生家境未必很好,「我們反而要提供最好的給他們」,這理念不止體現於日常校園生活,也見於校方鼓勵所有學生海外交流,例如率團赴新加坡,讓學生見識別人全英語上課,「聽不明?返來要畀心機學喇」,冀學生「知道世界很大,是有希望的」。
難忘舊生變社工 助家長渡難關
大半生投入教育,蘇炳輝最難忘是在大小事上見證「教育之美」。他記得有舊生早年回母校做書記,離校進修後,再次回校做社工,「不知是否因為成長於此,她很了解天水圍家庭的需要」。疫下有家長幾乎買不起食物,這名天循社工將超市券送到學生家樓下,蘇炳輝還記得家長寫回感謝卡:「正因為你們鼓勵,幾難我都會捱落去。」這舊生當年成績不起眼,但她堅毅和願嘗試的精神,已烙印於校長心中。蘇稱她後來再修讀特殊教育課程,成為教師。
蘇又說,曾有天循教師放工後目睹學生坐在餐廳外做功課,細問下知道他正等媽媽放工。那教師與家長商量,乾脆提出課後照顧學生,晚飯後再讓媽媽接回,「這看似很美的事,但有同事指有風險」。蘇稱作為校長,常面對這些掙扎,他明白雙方看法,所以會加以提醒教師,但同時為其「back up(撐腰)」。他相信如同教界發生不同的事,「美麗的事,不應被憂心或戒備,因此被消滅」。
「美麗的事,不應被戒備消滅」
蘇認為做教育最有趣之處在於看見學生有不同的人生,不論學生乖或曳,都會重視。近日與舊生重聚,有人已做大學教授,有人做英泥廠技工,「不知他們是否釦琚A話咁多年,淨係記得你(蘇)一個老師」。
經歷1990年代及近年移民潮,蘇炳輝自言無打算離開,「我都幾鍾意香港」。他說社會確有轉變,認為政府正急於讓城市變得更好,「這願景是好的,但要照顧現正在香港的人的想法,特別是教育界的人,要珍惜願意默默耕耘的校長和老師」。
盼教局續諮詢 顧教界意見
即將卸任津小議會主席,但蘇炳輝未離開教界,將接受新挑戰。他希望教育局保持與議會溝通,莫忽視諮詢,指當局推展政策時可能有「美好的原意」,但教界是否認同這些原意值得深思,「常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就不會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