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中華:古代經商

[2024.04.26] 發表

【明報專訊】貨物,可以用作貿易,經商賺取金錢。廣東不少俗諺與「貨」相關,例如「一分錢一分貨」(貨物質素與價格成正比)、「貨比三家」(買東西前比較和格價)、「百貨應百客」(貨品各有青睞客)等,原來很久以前,人們已有交易買賣的商業活動。

通過貿易賺錢的方式,俗稱「做生意」,從商、經商、做生意的人稱為「商人」。商人的由來與傳說中最早經商致富的人有關,至於能讓商人掙錢的「貨物」,在農業社會也相當普遍。

「商祖」王亥

第一個從商的人是來自傳疑時代——即未有文字記錄、資訊靠口耳相傳的時代。商部族族長王亥是一名商人,關於他的記載不多,《山海經》提及王亥飼養了一群牛,屈原的《天問》也提及王亥放牧牛羊。關於他以飼養牛羊來賺取金錢,如以牛耕田、提供服務的事一直流傳,被視為史上第一個商人。「商」指商業、與貿易相關也源於王亥為商族人。

節儉的商人白圭

記載不少經商人物故事的《史記?貨殖列傳》提到,戰國時期一名很有經商頭腦的商人白圭,他有一項經商原則:「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意思是看準時機,當某類貨品過多,例如穀物豐收,導致過剩,別人都不要的時候,他便會低價買入貨品;待到別人有需求,例如天氣不好導致穀物產量不多,他便以更有利潤的價格出售。雖然白圭因經商有道而成了富有的人,但他並沒有揮霍,更是飲食節制、克制個人欲望,不會想要什麼便買什麼,穿衣也簡樸,與僕人同甘共苦。因為在他從商概念中,成功的商人不止是懂得賺錢,還需要有智慧學識、懂謀略,做人做事也要認真嚴謹。

■學一學

節衣縮食

「節衣縮食」指縮減飲食的款式、分量,節省添置衣裳的開支,節儉生活。何時需要節儉呢?答案是任何時候,而且不因貧富,因為這成語正是出自古代富商白圭的故事,《史記》記載他「薄飲食」、「節衣服」,後人借此而引伸為「節衣縮食」。

烏氏倮賣牛致富

《史記?貨殖列傳》提到另一個故事,烏氏倮經營畜牧業,飼養不少牲畜,看着牲畜數量多,他決心把牠們全都賣掉,但他沒揮霍賣掉牲畜得來的錢,而是搜購奇珍異寶、高貴的絲織品等,用來獻給國君。國君收到珍品很高興,賞賜烏氏倮不少東西,總價值比他獻上的珍品還要高十倍,而且有遍滿山谷的牲畜呢!

■想一想

從以上的商人故事中,你認為何謂「商業頭腦」?說說你的看法。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26期]

更多教育
語文小錦囊:賈平凹記錄街市
【明報專訊】街市提供不少日常所需的貨品,往往聚集了不少人。著名中國當代作家賈平凹曾到陝西省延安市一個街市,把街市的景象都記錄下來。街市有這麼... 詳情
講故事:外星人夢夢和火山
【明報專訊】外星人夢夢來到地球三個月了,一直住在小威的家中。今天他和小威一起看電視,看見新聞報道說,外國有一座火山即將爆發,火山附近的居民都...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