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專家意見不一 「拆一半」折衷方案跑出
【明報專訊】早於2022年10月起,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工程建設指揮部與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多次就廣湛高鐵所涉珠江大橋歷史建築保護方案召開專家評審會和諮詢會。就公示的方案,參與的專家意見不一,支持者普遍認為這是經幾輪比較後折衷方案,平衡各方利弊,反對者則強調珠江大橋價值重大,保護優先。
廣州《新快報》引述參加過諮詢及評審會的廣州市名城委專家委員、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長曹勁表示,首先是能把西橋保下來,而「雙橋煙雨」是「羊城八景」,是廣州人集體記憶,故要求拆東橋建新橋時,也要跟人們心堛滿u雙橋煙雨」印記、原來的建築意象及橋的形象琣X,延續「雙橋煙雨」文化景觀。
另一與會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張智敏認為,「針對目前提供的多個對比方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原址保護歷史建築珠江大橋本體的保護因素,高鐵進中心城區以利於城市發展的發展因素,工程造價和工期巨大差異的經濟性因素,珠江航道通航要求的航運因素,及高鐵對橋樑結構要求的技術因素,基於以上的因素綜合考慮,目前已有的方案中利用原有西橋間隙和東橋橋位興建入城4軌高鐵大橋是一個優選方案。」他又說,若不考慮造價和工期或者說差異不大,隧道方案也可考慮。
有專家提兩方案保留改造東橋
不過,同樣參加諮詢的廣州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原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長施紅平極力反對目前方案,「解放初期廣州的工業建設項目是不多的,所以1963年『雙橋煙雨』被評為『羊城八景』是有歷史性的,雙橋的保護,是工業建築的保護,文化的保護,歷史的保護」。他認為東橋有兩種方案保留改造,一是東橋原有橋墩不必拆,說不符合航道規劃要求不合理,不能以現在規範要求歷史建設。在原有橋墩跨度不變下,上部的梯形桁架樑就可按原來高度和式樣擴建而保持不變,盡量維護原來「雙橋煙雨」雙橋模樣,盡量保持歷史樣式。二是在公示的東橋方案基礎上,提高門形橋墩高度,將新橋「跨」在上方,保留原有東橋,改為給單車、電動單車和行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