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刺激舌頭紓睡眠窒息 冀引入公院 中大:3患者病情嚴重轉輕微 毋須再用氣壓機
【明報專訊】中度至嚴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會使用正氣壓呼吸機紓緩病徵,惟不少患者因感到不適、無法入睡而拒用。中大醫學院去年引入「刺激舌下神經植入術」,透過植入儀器產生電流刺激患者舌頭和附近軟組織,減少氣管阻塞,至今為3名患者施手術,發現有效紓緩病徵。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H副教授梁滿華稱,病人術後毋須再用氣壓機,倘復發亦可調校電流改善。梁稱現有13名患者輪候接受該手術,團隊蒐集更多數據後,目標未來一至兩年申請納入醫管局恆常服務。
胸腔植入主機電池 連接舌下神經
刺激舌下神經植入術於2014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透過在患者胸腔植入主機電池及感應器偵測呼吸,再連接舌頭下方的神經;患者臨睡前須用遙控啟動電池,呼吸時發送電流刺激舌下神經,令舌頭和附近軟組織前伸,減少氣管阻塞。
中大醫學院去年引入該手術,成為繼日本和新加坡後第三個引入的亞洲地區,並獲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資助,在大埔那打素醫院為3名患者施手術作為臨H研究,結果無出現明顯不良事故或併發症,平均手術時間為192分鐘,3人均於術後第二天出院。患者會於術後一個月啟動電池,再每周逐步提高電流,調校至舒適及有效的電流水平,過程需時數月。
研究團隊發現,3名患者平均睡眠呼吸中止指數,即睡眠期間每小時出現上呼吸道受阻次數,由術前屬嚴重阻塞性睡眠窒息的每小時45次,在啟動電池半年後減至10.5次,即屬病情輕微,與歐美一項涉及5000名患者的大型研究結果相若;患者使用「艾和夫瞌睡評估表(ESS)」自評日間瞌睡情G,分數亦由術前13分降至11分,逼近正常水平10分或以下。
若復發 可調校電流改善病情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陳英權稱,正氣壓呼吸機治療須每周使用4至5天、每晚至少4小時,不少病人因感不適和不便而拒用。梁滿華稱,患者可選擇接受傳統手術切除部分舌根,但隨茼~紀漸長或體重增加,病人術後有可能會復發,至於接受刺激舌下神經植入術後若復發,則可調校電池電流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