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樑上君子的脫困與自困
【明報專訊】公開考試乙部以課外篇章作考材,遇上不懂的字詞十分正常。過去十年的公開考試篇章,如2016年的〈吾廬記〉、2017年的〈全鏡文〉均有不少生僻字,學生試做過後往往抱怨我強人所難,甚至讀不到兩句就信心盡失,認定自己讀不懂文言文,放棄作答。其實即使是專研古籍的學者,在翻檢古書時也會遇上陌生字詞,實在不必因為看不懂某些字就妄自菲薄。讀懂古文的關鍵,不是啃下整本字典,而是在於你怎樣去處理這些不懂的生字。處理方式一般有三,可以結合使用:置之不理、按前文後理判斷、按部首推敲。
■篇章
(第1段)躄盜者,一足躄。善穿窬。嘗夜從二盜入巨姓家。登屋上,翻瓦,使二盜以繩下之。搜貲,入之櫃,命二盜繫上。已,復下其櫃,入貲,上之。約如是者三。及其數,躄盜自度曰:「櫃上,得無置我去乎?」遂自入坐櫃中。
(第2段)二盜繫上之,果私語曰:「貲重矣,我二人分之則有餘,彼出則必多取。是厲我也。不如置而去也?」遂持大櫃行大野中。
(第3段)一曰:「躄盜稱善偷,乃為我二人賣。」一曰:「此時將見主人翁矣。」相與大笑懽喜,不知躄盜乃在櫃中。
(第4段)頃,二盜倦,坐道上。躄盜度將曙,又聞遠舍有人語笑。櫃中大聲曰:「盜劫我。」二盜遑訝遁去,躄盜顧乃得全貲歸。
——改自何景明《大復集.躄盜》
◆3技巧處理不懂字詞
1.置之不理
2016年的〈吾廬記〉有一大段在描寫「吾廬」周邊的環境,如「平疇崇田」、「堊以蜃灰」,當中的「疇」、「堊」、「蜃」不算常見字,但事實上,你只需要辨析整段內容均屬景物描寫即可,考試中不宜糾結。正如本文前兩句:「躄」「窬」二字僻,而其實略去完全無礙閱讀。
2.按前文後理判斷
「善穿窬」的「窬」字雖然生僻,但其實按後文三盜的分工,另外二盜負責上繩,可以推知躄盜大抵是擅長潛行入屋。(圖)
「穿」既可解作通過障礙物,「善」字亦可解為「擅長」,那麼「窬」字亦大可能是某種與潛行入屋相關的能力了。
3.按部首推敲
「躄」「窬」二字雖然僻,但前字从「足」字旁,可以推敲為某種腿部的特質;「窬」从「穴」,與「穿」字同,可以假定兩字意思相關。(圖)
以上兩種推敲未用字典或語譯等工具,若遇上繞不過去、無法無視的字,可以暫且採用這些揣測繼續閱讀,考試時間有限,實不應糾結於個別字詞。
文:林蔚耀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畢業後於大型補習社任職,監修教材。前任《藝文青》雜誌副總編輯,現職中學中文教師。
//圖‧RekaReka@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星笈中文 第1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