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深圳設名錄 保護112地名
【明報專訊】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月底公示深圳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112個地名入選。有關部門稱,入選地名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具紅色革命或改革開放特色,共同構成深圳「編年史」。當中年代最久遠的是距今6000至7000年的鹹頭嶺新石器遺址,最新的是2010年豎立的「前海石」,還有港人熟悉的深圳河、羅湖區等,道盡滄海桑田。
明報記者 林迎
羅湖前海石入選 不得隨意改名
首批112受保護地名經網絡投票、公開諮詢、專家論證,共63個傳統文化與歷史地名、17個紅色歷史地名、32個改革開放地名(見表)。去年施行的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專設「地名文化保護」一章,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普查區內具重要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中華歷史文脈的地名,做好蒐集、記錄、統計等,制定保護名錄,同時加強地名文化公益宣傳和遺產保護,組織研究傳承。《地名管理條例》同時規定,「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中華歷史文脈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若列入保護名錄的地名要更名,當地政府應當預先制定保護措施。
文件亦介紹不少納入名錄的地名歷史,例如常說港深「一河之隔」,所指的是「深圳河」,其名首見於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的附加地圖,其上標有「Sham-chun R.」。深圳河古稱羅溪、滘水,學者推斷,英方因其附近有深圳墟而命名深圳河。而上月罕見大雨下嚴重水浸的羅湖,有網民戲謔謂真的變了「湖」,實則羅湖之名確與水浸有關。文件介紹,羅湖村每逢大雨便「水深齊腰如湖」,但天晴又很快泄走,被稱「籮筐裝湖水」,故名羅湖。
至於名錄中最「年輕」的地名,則是2010年屹立於前海石公園的前海石。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於2012和2018年兩次視察深圳,於石前發表講話,故前海石被視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見證而納入名錄。
部分屬「正名」「正字」 保存本地史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對本報表示,地名保護首先是「正名」「正字」,例如深圳的標誌雕塑《孺子牛》於1984年設立,很多人不知其名,以為叫「開荒牛」「拓荒牛」;本次保護地名中有「鶴藪村」,藪粵音「手」,但客家話同「竇」,常被誤寫為「學斗村」,還有「甲岸村」舊稱「隔岸」、觀瀾舊稱「杆欄」等,將歷史名字與今名記錄下來,有助研究本地歷史發展。
其次,受保護地名不得隨意改動,例如寶安、羅湖、龍崗、坪山4個區名被納入本次名錄,「像廣州市東山區2005年併入越秀區,東山區這個名稱就沒有了。受保護後,即使行政區域發生大改動,地名也不可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