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工種輸勞提出一個月 無交代短缺數據
【明報專訊】「補充勞工計劃」下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接受輸入勞工申請,政府上月13日沒交代各工種人力短缺數據便提出放寬規定兩年,令勞工界不滿。以髮型師為例,本報今年6月於各大招聘網站、髮型屋招聘相關facebook群組搜尋職位空缺,未計及張貼店舖的招聘廣告,粗略統計至少逾150間髮型屋正招聘髮型師,包括兼職、全職和自由工作者,洗頭員、髮型助理、學徒等職位亦湧現大量空缺。
根據職業訓練局美容及美髮業訓練委員會「美容及美髮業2020年人力調查報告」,2020年髮廊有逾1.5萬僱員,包括逾萬名髮型師,目前未公布新一份報告。
勞處回覆:昔空缺較少 今限制已不合適
本報向勞工處索取上述26個工種人力短缺和供求數據,勞工處回覆中無提供數據,也沒回應會否應勞顧會勞方委員要求蒐集和提供數據,僅重申有關「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具體安排及執行細節,政府會繼續諮詢勞顧會,聽取委員意見。
勞工處續稱,由於過往該等職位空缺數目處於較低水平,故需限制輸入勞工從事相關工作,然而香港目前多個行業正面對人力短缺,明確顯示有關規定已不合適,為了在本地勞工優先就業及容許僱主有較大彈性輸入勞工之間取得適當平衡,故放寬輸入兩年。
消息稱「睇得更緊」 料維持一次過放寬
消息人士稱難以逐個工種提供數據,強調社會整體人力不足已是事實,重點是如何用好勞顧會機制把關,由於26個工種入職門檻較低,「本地招聘會睇得再緊些」;又指部分工種「不會再有人做」或僅存小量職位,加上僅暫放寬兩年,料會維持一次過放寬輸入26個工種。
本報翻查早年立法局會議紀錄,當中提及如僱主有特別理由,也可提出申請屬於26個工種的勞工輸入來港,曾有勞工獲批輸入。勞工處向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補充勞工計劃自1996年推行以來共268名屬於上述工種的勞工獲批輸入,包括173名食品加工工人、93名石工及兩名營業代表。
(輸勞系列˙一)